“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明:多措并举发展粮食事业
中国发展网讯 山东省东明县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坚决扛稳扛牢全县粮食安全重任,扎实推进依法管粮、收储改革、粮食流通及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粮食行业健康发展。东明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7万亩,年粮食产量102万吨左右。辖区内有东明中谷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中储粮国家粮食储备东明分公司两家央企,还有东明昌宏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东明通达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东明盛粮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东明鑫粮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等存放地储量、托市及调解储备的承储企业,还有五得利集团东明面粉有限公司、山东洪丰面粉有限公司家、山东东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等面粉加工和饲料加工企业。目前,东明县存放的政策性粮食39.78万吨,面粉及饲料加工企业年收购量198.7万吨。
依法管粮落实落细。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严格落实储备粮轮换制度,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同时加强储备粮管理,通过开展定期检查和质量抽检,保证了储备粮符合国家标准。聚焦“严监管、强执法、重处罚、增质效、抓规范、促提升”目标,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充分发挥粮食储备和购销领域联合执法协同联动机制作用,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严格履行粮油市场监督管理职责,定期对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等场所开展粮食流通监管工作,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全面推进收储改革。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东明县顺应全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保障全县粮食和物资储备的稳定与安全。2025年2月,东明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成立东明优粮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承担县级储备粮的轮换收储工作、最低收购价和调解储备的收储工作,承担县级储备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同时管理各粮所的国有股份。集团拥有东明昌宏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东明通达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东明盛粮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层级分明,分工明确。自成立以来,集团积极探索创新收储模式,优化仓储设施,更新仓库的通风、防潮、防虫等设施,提高仓库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并整合仓储资源,实现仓储设施的共享共用,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为完善收储机制,集团建立了严格的粮食质量检测制度,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在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入库粮食质量达标,并定期对库存粮食进行抽检,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粮食流通井然有序。加强市场监测与调控,一是构建涵盖粮食生产、收购、储存、销售等各环节的市场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分析粮食市场价格、供求等信息。通过在粮食市场、加工企业、超市等场所设置监测点,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二是根据市场监测情况,当粮食市场出现价格大幅波动或供应紧张时,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粮、组织粮食调运等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保障粮食供应。注重风险防控与保供稳价,一是持续加强粮油应急供应网点管理工作,组织工作力量对全县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储运企业、加工企业、配送中心进行实地指导,与各乡镇粮油应急供应网点签订协议,确保紧急情况下粮油及时投放市场,满足居民基本需求,提高应对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二是密切关注粮油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持续进行粮油市场研判,定期发布粮油价格监测报告。
谋划推进项目建设。科学规划项目,深入调研本地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粮食流通、储备等实际需求,科学确定项目建设的规模、类型和布局;注重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项目立项前,组织专业机构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项目管理,制定完善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管。强化项目后期运营管理,项目建成后,明确运营主体和职责,加强对项目运营情况的监测和评估,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益,以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不断提升项目的服务水平。(山东省东明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