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红村绿电”智能微电网
中国发展网讯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动村庄绿色低碳集约发展,打造近零碳样板,山东省临沭县发展和改革局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总体要求,以清洁低碳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光伏、储能等灵活资源,协调临沭县供电公司在朱村加快建设“红村绿电”智能微电网。
智能微网赋能供电系统。依据朱村的区位特征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红村绿电”乡村级智能微网群供电系统建设。在现代农业示范园、“零碳”电力彩虹驿站及露营基地,分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农-光-储微电网供电系统”“电力彩虹驿站光-储协同微电网供电系统”和“露营基地光-储-充微电网供电系统”,着力打造低碳、绿色、智能、互联的特色“红村绿电”乡村级智能微网示范实践区。
电力设施融合景区面貌。创新采用“三化一式”施工方法对线路台区进行改造。紧扣“打造样板,树立标杆”的目标,对设备进行“融景式”美化。在杆塔上喷绘特色标语,于台区绘制朱村景观图,使得电力设施巧妙地融入红村环境,实现了电力与红村的完美融合。最终,电网配套工程成功入选国网工程质量百佳工程,为景区建设与电力设施布局协同发展提供了优秀范例。
模式创新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在蔬菜大棚、葡萄园等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895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千瓦时,同时配置360千瓦时储能,充放电时间2小时。新能源利用率达100%,新能源就地消纳电量156万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62.40%,绿电占比100%,外送电量94万千瓦时。可实现户均年增收1000元、村集体年收入增加50万-100万元,构建起“技术协同+商业共赢”的新型电力生态,为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临沭县发展和改革局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