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程“减法”换效率“加法” 山东安丘“一件事”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中国发展网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时紧迫不容缓。面对秋季农业生产中抗涝保收、晚种补种等急难愁盼,山东省安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强化部门协同发力,以“农机上牌一件事”“种子生产经营一件事”“农药经营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将政务服务搬到田间地头、销售一线,用流程“减法”换效率“加法”,让惠农政策精准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以前给农机上牌,得跑等好几个部门,来回折腾一整天都不一定办成。现在在销售点半小时就拿到了牌照和行驶证,还顺带办好了购置补贴,真是太省心了!”刚办完农机上牌手续的种植大户李大哥难掩喜悦。这一转变,源于安丘市推行的农机上牌“一件事”集成改革。
农机是农业生产的“铁疙瘩”,更是抗涝保收的“主力军”。以往农机上牌流程烦琐、耗时较长,农忙或汛期常因未及时上牌耽误农时。为破解这一难题,安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作为,打破部门壁垒,联合农业农村部门设立农机上牌“一件事”专窗,实行“一网申请、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服务模式,将农机牌照、行驶证、跨区作业证、农机补贴等多证办理整合串联,精简审批材料30%、压缩办理时间70%以上。针对农机体积大、进城办事不便的问题,服务进一步延伸至销售网点和农户家门口,通过实地核验或视频勘验确保信息一致,实现“购机即办证、办证即享补”。
今年汛期,30余台刚办完手续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迅速投入排涝抢收,累计抢收倒伏作物3000余亩、排涝1200余亩,用政务效率换来了生产效益。

种子供应是晚种补种的“生命线”。“原以为增项晚种品种经营范围要跑多个部门、等十几天,没想到提交材料后很快就拿到许可证,正好赶在播种关键期送种到户!”潍坊恒硕种业负责人代鹏飞的感慨,道出了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心声。
今年秋季持续强降雨导致农田积水,不少农户面临播种延迟、原有品种不适宜的困境。安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迅速开通涉农审批“绿色通道”,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多部门审批环节全面整合,变“企业跑”为“部门联”,对晚种品种增项实行“特事特办、快办快结”。
在凌河街道的麦田里,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农户们感慨:“水退了不知道种啥,多亏政府帮着联系企业送晚播种子、指导播种,明年收成有盼头了!”
农药是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真没想到这么快!”安丘市富荣农资销售中心负责人黄文智感慨。他回忆,上次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来回跑了一个多月,而此次到期换证,工作人员上门现场指导、手把手教学,一天就全部办结。
汛期过后,高温高湿天气易引发病虫害。以往,农药经营许可办理流程繁琐、周期长,不少经营户因许可未及时办结无法供货,导致农户“无药可用”,加剧农田损失。为破解这一灾后农业生产应急难题,安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农药经营一件事”改革为抓手,联合农业农村局精准对接应急需求,创新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机制,将常规审批时限压缩 60% 以上。

针对乡镇交通不便、经营网点分散等痛点,专门组建“审批服务专班”下沉一线,打造“网上申请、现场核查、上门送证”的闭环服务模式。把材料讲解、现场指导搬到田间地头,此次改革以审批“加速度”筑牢病虫害防治“主动权”,让改革红利精准滴灌灾后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为农户稳产保收保驾护航。
从服务窗口前移到销售一线,到为晚种品种开辟审批捷径;从部门协同精简材料减少跑腿,到数字技术赋能“数据多跑路”,安丘市的三项改革始终紧扣农业生产需求、回应农户期盼。政务服务的“加速度”,不仅打通了抗涝保收的“最后一公里”,更赢得了晚种补种的宝贵时间。这场以民为本的精准服务实践,让政务温度直抵田间地头,既守护了秋季收成,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民生根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了温暖注脚。(图文:安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