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开门稳、开门红”一季度山东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本报讯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日前,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山东生产总值1992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37.1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09.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280.1亿元,同比增长5.4%。

今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聚焦“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精准施策,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扎实进展和良好成效。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尤其是顶住疫情巨大压力,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基本态势没有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来,山东多地发生本土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省委、省政府坚决扛牢重大政治责任,迅即果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置措施,动员各级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在青岛莱西、威海、滨州等地打赢了一场场大仗硬仗,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肯定。在基本方法上,落实“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种屏障、两手结合”的纵深防御方法。在工作部署上,做到了“5+1”,即“点上控住、面上深挖、源头严防、资源保障、责任落实”以及“工作统筹兼顾”,优化常态化防控机制,疫情防控稳定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超前部署、精准施策,以更大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破解突发疫情等各种不利影响,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栋介绍,围绕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山东主要从两个方面攻坚发力。一方面,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的纵深防御方法,创新提出“点上控住、面上深挖、源头严防、资源保障、责任落实”以及“工作统筹”“5+1”思路要求,严防“源头”、做强“探头”,科学精准应对多地突发疫情,全省上下尽锐出战、决战决胜,没有出现大规模、长时间的集中爆发情形,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创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持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到位的基础上,员工该上班的上班,学生该上课的上课,高速公路该通行的通行,景区和文化场馆该开放的开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省领导带队赴16市开展实地调研督导,“一市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协调解决突出矛盾难题。梯次推出两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和振作工业经济运行28条、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35条等政策措施,以政策的稳定性、创新性对冲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700亿元。谋划实施“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十大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明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和关键抓手。扎实开展“四进”攻坚,完成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督导服务10轮次,推动整改问题1.1万个。“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十强产业’行动计划为主抓手,集中资源和力量,全力推动236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年底前‘十强’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

“一季度的‘开门稳’‘开门红’,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打牢了基础、争取了主动。”王栋表示,今年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之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新年伊始就举行全省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并全面谋划实施“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有力推动各级各部门明确方向路径、措施方法,进一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切实做好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各项工作。从一季度情况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正加速突破。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突破芯片研发设计关键技术21项,济南比亚迪芯片制造项目投产,智能雪蜡车亮相冬奥会;新建3家省实验室,新获批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93家、居全国首位。

——突出优化产业生态,提级实施“链长制”,优选11条标志性产业链,逐条梳理明确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支持112家“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加大“雁阵形”产业集群培育力度,新认定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3个,省级以上集群达到32个、规模超过2.5万亿元。

——突出筑牢平台支撑,济南起步区提速建设,黄河凤凰大桥建成通车,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实施;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累计引进世界500强项目25个、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引擎性项目83个;出台支持省级新区高质量发展28条政策,10大主导产业、30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突出强化数字赋能,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平台分别达到11个和115个,“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7.3万家;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1.1万个、建成充电桩12.2万个;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组建完成。

——突出深化改革攻坚,深入实施“双全双百”工程,推出19个领域、166项利企便民改革举措,全面启动“无证明之省”建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超96%,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营商环境和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PM2.5浓度同比改善10.2%,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改善1.3个百分点;出台加快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谋划推出能源发展“九大工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330万千瓦,同比增长28.5%。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下更大功夫抓好统筹,全面落实“5+1”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抓好“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十大创新”行动计划落实,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加压奋进、苦干实干,攻坚二季度,决胜上半年,努力争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滨州:凝聚科创品质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德州:全链条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滨州:以转型金融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德州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到“第一书记”帮扶村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淄博:搭建共享体系 携手共同发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临沂:以信用体系建设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干快干见成效 坚定不移抓落实——德州市召开发改系统四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议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日照:强化科技支撑 引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绿色能源

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十四五”山东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再谱新篇
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山东“十四五”规划主要能源指标将如期完成
多措并举、协调联动,山东成功应对全网用电负荷“双破亿”挑战
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山东非化石能源装机年均增长近25%
以能源科技创新为“先手棋”,山东抢占能源“新质赛道”
山东:民生用能保障看得见,摸得着
山东: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乡村振兴添“绿”翼 山东省能源行业“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劳动竞赛总结观摩交流活动圆满收关

齐鲁粮油

强组织 优服务 严监管 山东汶上秋粮收购工作坚守“两条底线”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菏泽市定陶区:担当作为保“粮安”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巨野:构建全链条、智慧化、高效能保障体系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菏泽:“华瑞经验”赋能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明:多措并举发展粮食事业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菏泽:国有粮企有担当,粮食安全有保障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菏泽:坚持依法管粮改革发展,夯实区域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元灏面粉:“硬核担当”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济宁:本周粮油价格稳中有涨,蔬菜价格小幅回落(10.31-1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涨跌互现(10月30日—11月6日)
第三季度滨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形势分析
聊城:11月6日主要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13升23平17降”
山东沂源:10月份蔬菜、水果价格大幅上涨
东营:本周肉类价格稳中有降,鸡蛋价格略降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85期)
11月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