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农业援藏:“小组团”干出“大作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吴长远、记者尹明波报道  “日喀则市农业园区能够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山东援藏组建的农业‘小组团’功不可没!”提及近两年日喀则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西藏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文永松对山东援藏农业“小组团”赞不绝口。

 

坚持“握指成拳”,创建农业“小组团


基础较弱、规模较小、现代化程度较低是日喀则农牧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何推动日喀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成为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面临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一艰巨任务,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鲜明提出“握指成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理念,大胆创新援藏组织形式,采取“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柔性人才”方式,成立了农业“小组团”,由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马金栋任组团负责人,3名援藏干部任组团成员;园区由山东招商引进企业具体运营,7名管理、技术及销售人员常驻,同时先后邀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农科院、寿光市农业农村局专家5批60余人次开展柔性帮扶,集中兵力、集中资源、集中攻关。

“农业小组团成立后,前来我们园区把脉会诊、现场指导的领导和专家明显增多,现在我们方向明、思路清、越干越有奔头!”白朗县中农圣域公司总经理孟德利说。

在农业小组团扶持帮助下,该公司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建设第七代冬暖式大棚128栋,玻璃连栋温室4.27万平方米,成为日喀则市首屈一指的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展示展销、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目前种植生产的果蔬品种已有78个,做到了“四季有花、月月有果、天天有菜”,并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位于白朗县曲奴乡、占地面积1563亩的“七彩庄园”蔬菜生产基地也从中获益匪浅。该基地负责人郝俊光介绍,山东援藏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帮助基地建设了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精品果蔬加工区和物联网,安装了水肥一体机,有效解决了园区长期以来种植、加工、存储、物流等方面存在的难题,效益显著提高。不仅如此,该园区还在农业“小组团”帮扶指导下,建成了自治区首个出口蔬菜备案基地。

 

聚焦“两个转变”,强化“智力支援


“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代替到带路的转变,是农业小组团一直以来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山东援藏干部、农业小组团成员国立旺说。

针对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晰、产业规模扩大缓慢等问题,围绕服务科学决策、开展项目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用力。

投入专项资金,协调国内知名机构和团队,帮助编制了《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农牧业科研综合创新能力提升规划》等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发起实施“对标寿光·高原果蔬产业提升行动”,两次邀请山东果蔬和农牧专家到日喀则专题调研,研究农牧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和措施,形成了高原绿色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举办《如意庄园·珠峰绿色果蔬产展发展高端论坛》,邀请国内果蔬领域14名专家齐聚线上,为日喀则市果蔬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把脉定向。

坚持项目引领,强化协同创新,争取援藏预算外资金500万元设立科技援藏专项资金,支持鲁藏两地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山东援藏专家与日喀则科研人员共同承担农牧科研项目18个,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援藏人才、日喀则农牧科研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保友主持的西藏马铃薯脱毒种薯育繁及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课题获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与此同时,农业“小组团”坚持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集培训与跟岗学习、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为日喀则培训农技人员等3900余人次,援藏人才帮带团队30个、培养技术骨干100余名。

 

实施“补链强基”产业融合


“为补齐补强农牧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农牧产业发展质量,经过深入研究,我们首次在日喀则实施了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项目,‘十四五’期间将投入250万元,鼓励和引导专家创建农牧业领域更多日喀则标准,不断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山东援藏人才、农业“小组团”成员赵满达介绍。

针对日喀则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产业发展链条不全、产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农业“小组团”多方筹措资金280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补链强基工程”,帮助农业园区建设精品果蔬加工区和恒温库等冷链仓储设施;争取计划外资金1109万元,对博览园科创中心进行改造提升,新建270亩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成了集产品展销、成果展示、产品检测、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果蔬产业平台;同时科学制定“十四五”援藏规划,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投入,5年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重点在园区设施改造提升、扩大经营规模、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方面下功夫,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为帮助日喀则农牧产品“走出去”,农业“小组团”还发起实施“藏品入鲁·消费扶贫”活动,在济南举办以“鲁藏一家亲,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日喀则市农特产品推介会,共签约合作项目24个,协议金额14.15亿元,在山东大型商超设立了9个日喀则消费扶贫产品销售专区,累计销售日喀则农特产品1800万元。

 

坚持示范引领,产业持续发


为充分发挥果蔬园区示范引领作用,造福更多藏族同胞,农业“小组团”大力推行“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年楚河沿岸34个村发展果蔬种植,形成了“一园三区34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建成了西藏自治区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的高原绿色蔬菜基地,“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名片越来越响亮。

目前,白朗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6万亩,产值近2亿元;白朗县7000多农户中,有3200多户1.8万人从事蔬菜生产,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27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800元,蔬菜产业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农业“小组团”还积极引进企业在南木林、桑珠孜等地发展蔬菜产业,投资9000万元占地500亩的南木林数字农业产业园现已开工建设。

经过连续两年多的不懈帮扶,日喀则市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蔬品类不断丰富,设施果蔬平均每天产量可达到40吨,自给率达到41%。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为企业找订单、组主场,潍坊市新能源产业推介暨新型储能产业链人才对接会在潍城召开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 蔬菜价格略有下降(9月11日—9月18日)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78期)
菏泽市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运行周分析(9月11日—9月18日)
9月18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储备充足,销售情况平稳
东营:本周鸡蛋价格略涨,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9月18日枣庄粮油水产价格整体较稳定,肉价涨跌互现
9月17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济宁:9月上旬猪肉价格震荡走低,鸡蛋价格止跌回升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