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增收!泰安市以工代赈初见成效,惠及群众超3000人
中国发展网讯 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今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将“以工代赈”作为拓宽低收入群体就业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精准施策,成效显著!泰安市以工代赈规模持续扩大,效益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项目规模持续扩大 组织实施有力有序。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中央、省预算内专项投资项目,并在各类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广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截至目前,共组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1个,较去年增加26%。其中,成功申报并获批2025年度以工代赈专项中央及省预算内投资项目9个,获批专项资金43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4100万元,省预算内投资200万元),较去年增长617%。
专项资金精准落地 就业增收成效显著。截至七月底,已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直接带动脱贫人口、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业3791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4078万元,人均增收约1.08万元。随着项目全面开工,预计全年可吸纳带动7206名低收入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较去年大幅增长107%,显著增加参与群众的覆盖面。在带动就业的同时,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同步扩大,全年可累计发放劳务报酬8906万元,较去年增长32%,有效增加参与群众的工资性收入。
民生项目效益凸显 政策效能显著增强。为最大限度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项目突出“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特点,重点投向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工程,如村道巷道硬化、乡村生产道路改造、小型排灌沟渠疏浚、生态护坡护坝等。在项目实施中,注重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并积极指导各地依托项目建设开发建后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努力实现“建设一个项目、培训一批群众、稳定一域就业”的长远目标,为巩固就业成果、防止返贫提供有力支撑。
以工代赈,修缮的是家乡路渠坝塘,筑就的是百姓增收基业。下一步,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以工代赈工作,全力保障已下达投资项目全面开工,加快形成实物工程量;同时,在各类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持续扩大就业吸纳规模与劳务报酬发放力度,进一步发挥其“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为全市低收入群体托牢幸福底线。(泰安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