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以工代赈”看山东:“三个聚焦”创建“德州模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亓秀玲 、宋玉琼、记者尹明波报道  地处鲁西北平原的德州,是农业大市,也是劳动力大市,全市16—6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约有300万。德州市委、市政府把推广以工代赈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打造形成了新时期东部地区以工代赈“德州模式”,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得到了国家、省发展改革委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国推广。今年7月25日至26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在德州宁津县组织召开了全省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暨专题培训会。

“2022年度,作为全国以工代赈推广实施成效明显市,我市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山东省首获2023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资金,德州获批额度位居全省首位;在全省2022年度以工代赈工作综合评价中,我市位列第一。”据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华介绍,该市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三个聚焦”即聚焦试点先行、聚焦关键环节、聚焦机制创新,并以“三个聚焦”创出以工代赈工作的“德州模式”。

聚焦试点先行,形成示范效应。在全省率先开展试点工作,选取参与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宁津县为试点县,指导建立“1253”工作法,该工作法既贴近基层实际,又极具可操作性,国家、省发展改革委相继推介。2022年,宁津县通过该工作法,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2个,总投资12.6亿元,直接带动当地985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442万元。2022年12月,在全省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工作视频交流会上,为全省唯一县作典型发言;在今年6月份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上,宁津县受邀作典型交流发言。

聚焦关键环节,形成带动效应。发挥“赈”促就业的调节作用,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特别是优先吸纳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2022年,全市通过实施89个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带动18048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发挥“赈”强技能的调节作用,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岗前技能、岗中技能等培训,2022年,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00次,实现“临时工变固定工、农民工变产业工”,有效激发低收入人口的内生动力,充分地调动了就业困难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参与社会劳动的热情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构建形成了良性循环。发挥“赈”强增收的调节作用,通过建立劳务报酬发放台账、加强监督检查等方式,全力保障以工代赈人员工资按月按时发放,2022年共为18048名农村劳动力发放3.12亿元劳务报酬,人均年增收17287元,让更多农村群众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形成“投资-就业-消费”的良性运转,带动县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聚焦机制创新,形成推动效应。一是健全高效协调机制,确保以工代赈推广有力。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工程实施以工代赈领域,建立15个市直部门组成的协调机制,同时指导12个县市区建立完善了相应工作机制,鼓励县(市区)将乡镇政府一并纳入工作协调机制,实现上下联动、一体推进。二是健全政策推动机制,确保以工代赈推广有序。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德州先后印发实施方案、操作指南、工作要点、考核办法等多份文件,在重点工作推进、项目组织实施、综合评价考核等三大方面,使以工代赈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确保以工代赈推广有成。根据群众务工需求,重点筛选政策性资金投入多、发放劳务报酬比例高、带动当地群众务工人数多综合效益好的项目分级建立以工代赈项目储备清单,督促项目业主单位扎实做好群众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2022年全市共推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9个,2023年推动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65个,已累计带动28016人实现就业。四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以工代赈推广有效。参照国家、省以工代赈综合评价办法,制定德州市以工代赈评价考核办法,从组织领导情况、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以工代赈实施效果、重点工程领域以工代赈实施效果、奖惩情况等四大方面设置13项考评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有力推动县(市、区)以工代赈工作开展,切实发挥了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以工代赈工作要求,再接再厉,不断推动东部地区以工代赈‘德州模式’走深走实。”刘泽华表示,今年全市持续推动实施165个以工代赈项目,力促2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让“德州模式”更具鲜活性、操作性、推广性,为全国、全省推动以工代赈工作贡献德州力量、展现德州担当!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金乡:南天农科年产27.56万吨造纸化学品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东营:塑造创新发展新动能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济南发布8条具体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竞争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青岛: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济南: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 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动能
聊城市发展改革委:法治引领高质量发展,精准普法彰显发改担当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商会搭台 ·银行唱戏”赋能民营经济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保障特定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权益

绿色能源

乡村振兴添“绿”翼 山东省能源行业“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劳动竞赛总结观摩交流活动圆满收关
山东临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红村绿电”智能微电网
山东能源行业:安全保供暖民生 双节守护不打烊
逐绿而行践初心 服务发展谱新章——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出席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理事会议
“中国绿证:畅行中国 走向世界”黄河流域绿证宣传推介会在济南举办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齐鲁粮油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营:多维发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营:“12365”党建工作法——保障地方储备粮安全的红色引擎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营:四位一体构建“粮安”新格局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营:“三链同构”优质高效发展粮油产业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肥城—山东福宽生物:玉米精深加工的国企标杆与创新领航者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肥城:全链协同发力,构筑粮食安全肥城新格局
山东金乡县开展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
2025年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山东主会场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10—24)
东营:本周肉类价格稳中有降,蔬菜价格以涨为主
山东省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83期)
临沂:蔬菜价格上涨 鸡蛋价格下降
滨州:鸡蛋、蔬菜价格上涨,猪肉价格趋稳
临沂市兰山区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蔬菜涨猪肉鸡蛋跌(10.13-10.20)
10月22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济南:“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启价格监测预警新系统培训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