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青岛: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把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作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真正落到实 处。相关经验做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动态》简 报刊发。
一、设立法定“青岛企业家日”,营造尊重企业家浓厚氛围
(一)构建企业家激励机制
为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建功青岛的热情,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青岛企业家日”设立决定,将每年11月1日设为“青岛企业 家日”,以城市之名向企业家致敬。确定每年11月第1周为“青岛企业 家宣传周”,让企业家做主角、站C位,提升民营企业家荣誉感。定期 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企交流恳谈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市领导、市直职能部门及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全市企业家代表出席,了解企业发展规划和存在困难,请企业家对全市改革、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营造尊商、重商、亲商、优商的浓厚氛围。
(二)构建企业立体宣传机制
在全市开展青岛企业家日系列活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根据每年 经济发展新形势、市委、市政府新要求,充分吸纳社会各界对组织“企 业家日”系列活动的意见建议,具体确定每年“企业家日”特色活动,不断丰富“企业家日”内涵和内容2024 年青岛企业家日暨企业家宣传 周期间,举办“一信、一会、一对话、一联谊、一秀、两展”7项特色活动。发布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以“图片+实物+大屏”形式举办民营经济成就图片展,开展前海一线夜景主题宣传,制作民营经济宣传片,介绍全市民营经济一年来快速发展成就,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三)构建弘扬企业家精神机制
学习“晋江经验”,2024年先后五次组织企业家到晋江学习培训并 前往古田会议会址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引导企业坚守主业,做精实体、 做优创新、爱拼敢赢,探索和书写“晋江经验”的青岛新实践。组织青 岛企业家创新创业优秀事迹集中宣传,依托各类平台载体,广泛宣传青 岛企业家创新创业事迹,展现我市经济发展新举措、新成果,走出一条 尊重、关心、宣传企业家的新路子。
二、创新设立“民企时间”,打造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桥梁
(一)探索企业意见收集新路子
2023 年以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在有关专题会议创新设立 “民企时间”议题,以“政企面对面”形式打造了解民企的窗口、联系民企的桥梁、服务民企的平台。“民企时间”每次邀请2—3名左右民营 企业代表参会,让企业家在事关全局工作决策的会议上谈企业发展历程、谈行业发展态势、谈工作意见建议,倾听民企“大先生”在创业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诉求和意见建议,真正把企业的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自设立“民企时间”以来,累计组织49期议题, 邀请100多家企业参加,围绕航空运输、仓储物流、人工智能等多行业开展座谈交流。
(二)探索企业问题解决新路子
建立民营(中小)企业代表所提意见建议办理反馈机制,及时督导有关工作人员1个月内将办理情况反馈参会企业。通过“民企时间”议题的设立及后续推动问题解决,搭建起政商沟通的有效渠道,为企业提供了反映诉求的畅通平台,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
三、系统构建“领导联系企业”机制,畅通民营企业诉求解决渠道
(一)建立领导干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与企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突出抓好市领导与企业常态沟通,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干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的 工作方案》,明确交流方向、交流频次及有关要求,推动市领导与企业沟通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协助解决问题更有保障。定期举办 “政企交流恳谈会”“政企交流面对面”“政企交流进一线”等活动,在企业现场、在生产一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健康长远发展赋能助力。
(二)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机制
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出台进一步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的 若干措施,形成标准化走访流程,局级领导干部每月走访企业不少于2天,并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对话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全方位收集企 业情况,定期汇总形成台账。
(三)设立“市委书记信箱”
2018年11月18日,在青岛政务网开通“市委书记信箱”,专门受理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政务服务、政策支持、政策兑现、要素支撑 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市委书记信箱”开通以来,持续完善诉求办理工作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得到高效解决。截至2024年 12 月,“市委书记信箱”累计分流督办民营企业来信884件,办结884件, 办结率100%。(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