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让跨国公司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高杨报道 10月2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山东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共建共生共赢产业生态情况。记者获悉,近年来,山东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深化制度型开放,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让跨国公司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已在全省范围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与内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切实做到内外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特别是在业务牌照审核、标准制定等方面,做到“一碗水端平”。
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全面排查清理违反市场准入、外商投资准入等要求的各类规定,对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零容忍,发现一例、核查一例、整改一例,全力破除境外经营主体市场准入中的“玻璃门”“旋转门”,确保“全国一张清单”在山东落地生根,为各类经验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山东省“善用指挥棒、明确红绿灯”,将市场壁垒清零纳入地市考核做法,被多家媒体刊发。
积极推动重大外资项目招引落地。坚持招引和落地两端用力,牵头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全力做好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在济南、青岛、烟台推出100平方公里净地建设国际招商产业园,已累计招引重大引擎性项目340个,总投资约3920亿元。盯紧重大外资项目推进,争取济宁莱赛尔纤维、青岛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园等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围绕交通水利、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每年面向外资推出一批优质合作项目。
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推广容缺办、并联办、承诺办等便利化措施。持续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防止出现所有制歧视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严查违规区别对待外资经营主体的行为,确保跨国公司公平参与招投标。建立“亲清发改会客厅”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已累计举办24期、邀请218家企业面对面沟通,答复解决困难问题376个。
下一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将紧盯国家最新政策部署,结合山东工作实际,谋划一批突破性、创新性改革举措,为跨国公司在鲁投资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