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之兖州:“133”科创服务模式持续激活民营经济创新动能
一、背景情况
济宁市兖州区聚焦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动能,打造高水平科技服务一条主线,夯实人才创新、科技金融、产业创新三项支撑,实施创新主体培育、高能级平台建设、产学研协同三大行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体制机制,抓实民营经济创新“发力点”
1.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好政府在科技创新资源重组集成改革中的协调者作用,在全区率先成立由书记、区长任“双主任” 的区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实体化运作人才科技工作指挥部,完善跨部门、跨领域创新资源沟通协商机制,持续提高科技力量动员能力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2.创新科技管理服务模式。打造“科创赋能 助企向新”服务品牌, 成立科技首席服务官队伍,常态化开展“书记区长恳谈日”活动,高标准举办人才科技节、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技活动,表彰奖励优秀科创企业、团队,制定“制造强区10条”“才聚兖州10条”等政策措施,以政策红利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3.持续优化创新区域布局。重点发挥园区作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主引擎、产业聚集主阵地作用,招引西安交通大学等10家“中字头”“国 字号”大院大所在兖州设立分支机构、研究中心、产业基地,颜店新城 获批建设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科技企业 孵化器。
(二)推动链链融合,找准民营经济创新“突破点”
1.促进人才链同创新链融合。创新“人才+平台+项目”模式,定期梳理紧缺人才目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志性领军人才引进“3张清单”,支持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军令状、创新联合体等模式集聚一批高端人才、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优势产品,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突破110人,获批省海外工程师项目6个,入选数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打造科技特派员结对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培育省级科技特派员达到166人,兖州区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称号。
2.促进金融链同创新链融合。完善科技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机制,联合12家区内银行机构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举办“智汇金融 赋 能纾困”政金企对接会等科技金融活动20余次,探索建立“科技金融 白名单”“科技金融特派员”制度,持续增强银企互信,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资硬科技,帮助企业实现“由研到产”。
3.促进产业链同创新链融合。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蝶变壮大,推动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经典重工等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搭建高能级创新共同体,主导攻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 目前全区共实施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34个,攻克绿色生物基高性能纤维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低碳绿色智能商用车轮胎研发技术等关键技术19项,太阳纸业莱赛尔纤维溶解浆制备技术入选山东好成果。
(三)优化创新要素,强化民营经济创新“着力点”
1.做大做强科技企业集群。对区内科技型企业实行梯次化管理、差异化帮扶,深入挖掘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广泛开展区级政策引导类项目和区级科技平台认定工作,让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2.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健全“培育区级、培养市级、推荐省级、拔高国家级”“金字塔”平台模式,实施区级科技平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行动,支持科技企业高水平建设企业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不断夯实科研基础条件,争创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平台认定,依托平台加速集聚各类创新资源。
3.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引进来”和“走出去”开展产学研活动, 持续引进先进地区大院大所优质科技资源,2024年以来邀请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7 家高校院所来兖合作交流,组织10余家企业赴北京、西安、武汉等创新资源聚集地洽谈合作,招引大院大所7家,开展产学研活动22次,签约攻关关键技术21项,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兖州分园落地建设,兖州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孵化中心加速推进。
三、工作成效
(一)工作成果得到多方认可
被评为省科技创新强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蝉联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推动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典型做法入选《山东政务信息》、《济宁政务信息》(专报)《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简报》,被新华网、人民网、工人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
(二)民营经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24年,通力轮胎、蒂德精机、经典重工等3家民营企业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全区新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家,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突破120家,2023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5.41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0.19 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获得实惠满满
2024年,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5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1家,4年实现翻两番,帮助87家企业获得省研发财政补助资金368万元,41家企业获得成果贷款2.1亿元,支持研发项目超过50项,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资金5000余万元、同比增长61%。(济宁市兖州区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