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以“四创”带“四新” 山东青州实现文旅消费跨越式新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山东省青州市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作为该市五大优势产业之首,持续健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产景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创新培育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激活文旅消费新引擎、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形成文旅消费新优势、实现文旅消费跨越式新发展。

近年来,青州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千年古城新崛起”奋斗目标,以建设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改变过去“景区效应、门票经济”的传统路径,探索“产景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创新培育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文旅消费向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消费“主场”由传统的景区景点向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性商圈、城市公园等公共消费空间拓展,城市漫游、休闲旅居等生活化、体验式旅游成为新潮流。先后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山东省首批文旅康养十强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打造形成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州古城为核心,青州古城、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青州中晨书画产业园区等众多地标性景观建筑为主体的青州文旅消费新场景。2024年,青州市共接待游客1252.2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3.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2% 和13.18%。

2

 青州古城景区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激活文旅消费新引擎

导入新机制,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文旅产业与国土空间、城乡建设等顶层规划的衔接配套,制定全域旅游、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20多项总体、专项规划。相继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实施办法》等10余项政策文件,从资金、人才、土地、金融、科技、消费等6大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

规划新布局,拓展产业空间。围绕“文、艺、住、食、娱、购”6大主题要素构建一步一景、一步一娱消费格局,创设南部山区康养游、西部民俗体验游、东部田园休闲游、北部红色研学游4大版块,全面改造提升古城、不夜城、云门山、南阳河、九龙峪、泰华城6处夜游集聚区,空间布局实现功能互补。

引入新金融,强化要素保障。设立旅游专项发展基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基金,中晨集团、合展集团、蓝城集团等10余家龙头企业进入青州文旅市场;鼓励支持本土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本地居民入股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全市实现1000余家本地企业、商户成功转型,带动旅游就业14.3万人次。

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强化保护性开发。加强古城保护修复建设,累计投入10多亿元,改造提升116条古街巷,修复青州府贡院等36处古迹建筑,先后实施“三贤祠”(富弼、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祠等修缮项目52个。建成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全市的旅游标识导引系统覆盖率达到100%。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升级改造“齐鲁天路”全线184公里,串联泰和山、仰天山等4处A级旅游景区和10个省级景区化村庄,修建生态停车场50多个,旅游绿道400多公里,投放公共自行车1.3万辆、电动公交车300多辆、发展汽车营地3处,A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道路达标率达到100%

持续提升游客消费满意度。以打造“千年古城 信美青州”为目标,采用“1221信用管理”模式,建成具有古城特色的信用体系,建立600多家商户信用档案,发放“守信卡”2800余张,减免门票4.6万余元,享受守信激励服务产品超100万人次,旅游投诉结案率达到100%。

创新“文旅+”业态新路径,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创新推进“7+N”文旅融合新模式,从“露营+旅游”“教育+旅游”“花卉+旅游”7个方面全面提升旅游消费。建成山水里·轻奢空间等露营地20余处,弥河国家湿地公园等11处研学旅行基地。连续举办24届花卉博览会,培育花卉主播2000多人,带动1万多花商花农“触网”转型,2024年线上销售规模突破45亿元,花卉交易额突破150亿元。

深入推进产业联动。创新推进“6+N”产业联动新模式,推进“文旅+工业”“文旅+康养”等关联性产业和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带动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青州卷烟厂1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云门山泉、云门酒业等4处。打造古城文化、森林疗养等为主题的4大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区,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1处。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以“弘扬百年荣光 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修复提升胡林古村益都县委旧址、九龙峪陈毅纪念馆等9处潍坊市级以上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余条,设计研发出了陶瓷《红色记忆》、红丝砚《我爱你中国》等20多个红色创意产品。支前粮站纪念馆、九龙峪生态旅游景区等入选全省10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深入挖掘非遗资源。积极推进“政府买单,百姓受益”非遗惠民实践模式,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建立涵盖523项代表性项目、600多名传承人的非遗名录体系,打造花毽传习中心等90多处非遗传习所。建成省级非遗工坊1处、潍坊市级非遗工坊13处以及青州市级非遗工坊30处。常年在各大重要旅游景点进行常态化表演700场次以上。打造形成以青州古城为中心的大型非遗聚集区1处。

创新青州特色文旅新品牌,形成文旅消费新优势

突出打造“夜游青州”品牌,积极推进夜游古城、青州不夜城等6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建设。“夜游古城”先后打造高家亭巷美食街、东华门南巷网红街等10余条夜游主题街区,汇集民宿、茶室、酒吧、餐饮、文创等各类业态480余家。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游不夜城”构建行为艺术、舞台演艺等设施100余种,为游客奉献的主题演出120场次。获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突出打造“青宿民宿”品牌。加快推动古城、仁河谷、桐峪里等民宿聚集区和王家辇益兴堂等新建民宿80余处,打造形成“文化赋能、生态引领,与旅游相伴相生”的青州民宿发展模式。获批国家级旅游民宿2家,省星级旅游民宿11家,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2处,建成各类民宿87家,房间2000多个,为155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

突出打造“礼遇青州”品牌。创新“联动式”品牌培育机制,以“康养青州”“礼遇青州”等4大特色文旅产品品牌为支柱,以18家3A级以上景区品牌以及峱文化、状元文化等15个文化创意品牌为基础的品牌“雁阵”。开发峱宝宝、状元卷、青州微笑等20多个系列近1000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近年来,青州市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底蕴,积极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有效提升了青州市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旅游消费大幅提升。以文聚焦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大力提振文旅消费,创新举办“古城过大年”、花朝节等八大板块28项主题活动,推出10余条旅游线路,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69万人次,同比增长6.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5.7%,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消费增长超40%。

就业增收成效显著。统筹景区开发与旧村改造,带动圣峪口等60多个村庄开发旅游产品,年均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建成覆盖2个镇、12个村的九龙峪生态旅游度假区,片区村均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打造78.9公里“齐鲁天路”青州旅游风景道,沿线开办旅游农家乐400余家,辐射带动426个行政村(社区)、36.7万人实现增收致富。

品牌效应显著提升。以“千年古城 信美青州”品牌为统领,打造形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向发力的文旅宣传矩阵。举办青州古城过大年、青州市花朝节等主题活动30余项。开发“大V带你游青州”等品牌活动12项,举办“青州微笑千年之约”等文旅直播10余场、参与互动粉丝近80万。央视、新华网、人民网、大众网等5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青州文旅发展。

1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青州古城“过大年”活动

文旅产业作为一种综合性新兴产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必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统筹推进,才能更有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青州市通过规划、资源、要素等政策手段,为文旅产业提供资金、人才、科技等多重要素保障,文旅产业变“随意摆盘”为“精准落子”,为文旅消费提供了新引擎。青州市还在全域推进软硬件环境“旅游化”建设,营造触目可见的美好、触手可及的温暖、无微不至的服务,为文旅消费持续扩大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承载和保障。青州市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以文促旅,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工业”“文旅+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将文旅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激活了文旅消费活力。文旅品牌塑造需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自然景观、历史遗产、民俗风情等多元要素并参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创意设计、市场营销、产品创新等多种手段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青州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文旅资源共享、品牌共铸、合作联动,发展沉浸式、体验式新业态,培育文旅消费集聚区,搭建“小地方大舞台”,做大做强青州文旅品牌,推动县域文旅走出山东、走向全国。(青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张琪)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以“四创”带“四新” 山东青州实现文旅消费跨越式新发展
滨州:全域赋能深改革,城乡共融谱新篇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党支部赴临沂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微电网“操盘” 泰安领跑工业园区绿色转型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处党支部赴聊城市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处党支部开展“弘扬沂蒙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举办公共资源交易“政府开放日”活动
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绿色能源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2025年泰安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暨“油气管道保护开放日”活动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5集体荣获电力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
特来电:新能源汽车充电网遍布366个城市,充电量超过500亿度
战高温保供电 山东能源行业全力打好迎峰度夏攻坚战
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汽新能源产品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245%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济南开展鸡蛋生产和市场情况专项调查
东营:8月份肉类价格以降为主,鸡蛋价格略涨
本周青岛生猪价格跌幅收窄,鸡蛋、蔬菜价格略有上涨(8.23—8.29)
山东蒙阴:8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2.95%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党支部开展“赓续沂蒙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主题党日活动
8月第4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价格微降,猪肉价格稳中有涨,鸡蛋价格稳定
淄博价格指数周运行分析(8-29)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