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 卓越先行——看泰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实践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和人员的通报》,泰安市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宁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凭借其在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培育产业动能等方面的卓越成效,成功入选。这些集体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民营企业背后的“最强助攻”,他们的创新实践为全市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层经验,它们在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政策供给、培育产业动能、创新服务机制等方面共同展现了泰安市各级各部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担当精神和创新活力,彰显了全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坚定决心,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组织动能和制度保障,为全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层实践和创新借鉴。
肥城市新城街道:营商环境的“基层实践者”
作为服务32.6万常住人口的主城街道,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坚持“主城担当”,以实干精神全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8.8%,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活力。
便企服务创新升级。街道创新打造“三向延伸便企”服务品牌,动员286名企业服务专员,构建了覆盖8840家企业的精准服务网络,年内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200余件。通过“所社联动”机制联合20个市直部门,服务企业超5000人次,并搭建“政企对接会”“银企洽谈会”等沟通平台,成为企业发展的贴心人。
培育机制全程覆盖。街道建立“孵化培育—登记注册—跟踪服务”全链条培育机制,为初创者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和注册指导,年内协助1091家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完成登记注册。目前,街道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10182家,占肥城市总量的50.72%,成为民营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增长极。
企业培育质效双升。街道将“四上”企业阶梯式培训作为主要抓手,通过建立企业成长台账,实施梯队式培育策略,对优势企业分类指导,对潜力企业精准帮扶,2024年新增“四上”企业5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达8.44亿元,增幅18.2%,培育工作成效显著。
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政策供给的“精准输送者”
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民营经济的首要工程,通过加强监测指导和政策供给,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难题破解机制高效运转。通过入企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诉求,充分发挥市级领导、牵头部门、属地政府联动的“1+1+1”包保服务机制作用,为民营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困难问题170多个,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政策供给体系精准完备。系统梳理各级惠企政策,编制涵盖12类39项资金政策的《对上争取指南》及收录248项惠企政策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汇编》,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联络方式,通过多渠道宣传解读,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上半年,对上争取项目285个,批复资金26.38亿元,政策转化成效显著。
信用创新应用全国领先。编制数字化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知识库,归集信用信息504.2万余条,提供查询服务428次,帮助120余家失信企业修复信用。创新建设“信用大数据实验室”,推出“小微快贷”等普惠产品,累计预授信超12亿元,惠及2600余户,以信用创新破解了融资难题。
宁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升级的“一线推动者”
宁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以41人的精干团队,担当起推动民营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培育体系精准有力。实施“1510”骨干企业培植工程,从项目建设、数转智改等七个方面重点培植明升达、恒信高科等龙头企业。加快构建“4+3+X”产业体系,指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全覆盖。
产业发展动能澎湃。推动明升达吡啶、亚蓉高端阻燃剂等延链大项目落地,引领传统产业“换道领跑”;培育恒信绿色氢能、迪尔储能熔盐储能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创启精工低空动力产业园等未来产业项目,形成了梯次接续的产业发展格局。
工作成效亮点纷呈。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217家,较2019年实现翻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6%,领先全省6个百分点。服务案例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宁阳县获评山东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县等荣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