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上合示范区在加快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5月7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介绍山东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全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加强与各市、自贸试验区、经济园区联动创新,推出11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0项获得国家推广,促进全省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在加快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深化了山东省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地方经贸合作。依托区域物流渠道优势和经贸合作坚实基础,在全省、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2024年,带动山东省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5316.2亿元,是2018年的3.1倍,年均增长20.7%;带动山东省对上合组织国家实际投资达8.5亿美元,是2018年的6.9倍,年均增长38.3%。
构建了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区位优势。上合示范区区域物流中心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402车次,总货值超2.73亿元,总发载量超7414吨;开通运营228条航线,通达128个城市和地区,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的出海口,织密“一带一路”航线组群,不断提高全省连通内外、畅达全球的水平。
加强了境内外园区互动的联动合作。上合示范区立足国际、国内、省内三个圈层,广泛联动国际口岸城市、国际经济园区以及国内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与21个国外园区、19个国内园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产业园区联盟;与27个省(区、市)、32家对外开放平台、21个国内口岸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初步构建起以上合示范区为枢纽,其他开放平台为支撑的一体开放格局,对于全省围绕重点国别地区,深化联动创新、合作共赢,有着较强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搭建了区域对外开放的高端平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通过“贸易+通关+物流+金融”一站式服务2.2万家注册企业;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业务发生额累计突破3000亿元;“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引入20多个国家的700余种上合特色商品。上合示范区先后承办重大国际性活动400余场,全力讲好“上合故事”、发出“上合声音”,上合示范区用开放凝聚了上合力量,有力促进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