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日照:“明星村”的新探索

近日,走进日照市莒县陵阳街道陵阳街村,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现代乡村美景映入眼帘:古朴厚重的牌坊耸立村口,宽敞整洁的路面直通村内,清一色的三层小洋楼鳞次栉比,门前的花园里是统一种植的桂花树,房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个曾经一穷二白、只能“吃救济”的后进村,40年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不动摇,让全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进入新时代,陵阳街村的领导班子和村民仍在继续奋斗,共同富裕的新篇章正在陵阳河畔的这片土地上不断书写。

产业之变:

办企兴村到多元发展

“我们村的肉牛养殖已经发展多年,可以借助你们村的电商直播基地帮我们销售牛肉。”“我们村的果树很多,你们可以来投资金蝉养殖,发展林下经济。”……

11月19日晚间,陵阳街村培训基地教学楼的多功能会议室里灯火通明,莒县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在这里举办,来自县内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青雁”培优对象、优秀“兵支书”“巾帼书记”、派驻乡镇街道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230余人齐聚一堂,根据本村的主导产业分为7个小组,围绕党支部跨村联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进行热烈讨论。

5天的时间里,与会人员在这里学习理论知识、开展交流研讨,走进村里的博物馆、村史馆等参观研学。

“培训经济是我们正在重点打造的集体经济新增长点。通过面向本地和全国承办各种培训班,吸引各行各业的人员到村里来参观学习,在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为我们村的下一步发展储备人才资源。”陵阳街村党支部书记马先富告诉记者。

一没有名山大川,二没有矿产资源,三不靠近城区。“天资平平”的陵阳街村,用40年的时间书写了三次创业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马先富担任陵阳街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开始第一次创业,村里先后建起了织布厂、印染厂、纸板厂等13个村办企业。到1993年,全村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村民们在家门口过上了有饭吃、有活干、有钱挣的好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办企业遇到设备老化、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下降的瓶颈,马先富和村“两委”成员琢磨着带领全村开始二次创业。1997年,陵阳街村对村办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让有技术、有实力的人领办企业,把村集体多年积攒下来的资金用来建设果蔬冷储设施,发展起租赁经济,先后建成库位168个,储存能力达2亿公斤。

第三次创业从2015年开始,陵阳街村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将半数的恒温库升级为低温库,打造高端的食品水产仓储加工基地。目前,已形成6万吨冷链物流规模,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000万元。

与此同时,陵阳街村还在3年的时间里累计投资1.5亿元,利用村集体冷库厂房、民房屋顶和桂花种植基地建起25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一次投入,长期收益;投资1亿余元建设实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培训,做大培训经济;立足村内产业基础,连续举办12届“中国陵阳桂花节”,举办了两届“中国陵阳古玩博览会”。

40年栉风沐雨的三次创新创业,让陵阳街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以冷链物流、光伏发电、文化旅游、培训研学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在这里形成。去年,陵阳街村工农业产品销售额突破30亿元,集体经济收入45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2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6亿元,跃居“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第49位,较2020年前移29个位次。

理念之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产业是乡村的根,文化是乡村的魂,陵阳街村在村民家门口建起博物馆、党史馆、村史馆,让乡村文化振兴有了载体,用文化繁荣为乡村振兴铸魂引航。

在紧邻培训基地的村文化广场上,一尊右手握石斧左手持号角的氏族首领雕塑耸立中央,昭示着这里悠久的文明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广场一旁的鲁东南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暨陵阳河文化博物馆大厅内,两具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直腹尖底大口尊和周围4个大型展厅内陈列的5000余件文物藏品,讲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我们村这一带是中国大汶口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在这里出土的3000余件珍贵文物,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号角率先在这里吹响,中国最早的文字在这里诞生’。人类文明在陵阳河畔拉开序幕,也让陵阳街村获得了文明发展的先机。”博物馆负责人卢兆村介绍。近几年,陵阳街村整合文物资源,通过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投资上千万元,建成了面积达2600平方米博物馆,提供文物标本的陈列展览、藏品、科研等服务,展厅全年对外开放,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

在村内的一处旧厂房内,一座以声音为主题的党史馆让这座沉寂的院子焕发出新的生机。走进馆内,带有红色印记的展品琳琅满目,“五四运动”时期的喊话筒、留声机等千余件展品搭配原声音频和影像,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馆内的墙壁上已经泛黄的大字报、客户联系清单等记录着陵阳街村40年前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兴办企业,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坚强的支部班子是引领乡村发展的核心,我们村现在的支部成员还是1984年建村时的‘班底’。在乡村发展的谋划中,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加入,让支部保持坚强的战斗力,目前仅‘90后’的人才就有7人。”马先富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陵阳街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人才引进来、培育出来、留下来才能让乡村的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随着脱贫攻坚的开展,率先富起来的陵阳街村从2017年开始,主动帮扶甘肃省临洮县三益村投资兴建2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还送去了大棚种植技术,让上千人受益。多年来,陵阳街村先后帮扶9个贫困村兴建村办企业,与3个库区村结成帮扶对子,为108个贫困户无偿提供资金、技术、项目等。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扶后进村致富的过程中,陵阳街村意识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给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能为乡村发展提供长久的推动力。于是,陵阳街村在2020年启动实训基地建设,为全国的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可容纳700人的大礼堂、容纳200人的教室2间、容纳120人的教室2间,基地配有党员教育基地、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陵阳河文化公园、文藏街等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今年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培训中心已经启用,可同时容纳500人住宿培训、1000人就餐。

基地建成以来,先后承接当地和远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的培训班90余期,培训近2万人次。基地先后取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培训基地等“国字号”头衔。

发展之变:

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

“村是根,民是本。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我们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做大集体经济蛋糕的同时,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马先富说。

正午时分,来到陵阳街村居住区,一幅花园式现代村居的图景跃然眼前。200户三层联排小康楼成排成行,整洁的街巷中车辆停放有序;入户门前的花园里,三棵枝叶繁茂的桂花树搭配绿植点缀,房顶上是清一色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个土地面积仅1000多亩的小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先进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等,村党支部书记马先富先后当选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中国十大杰出村官、中国社区“孺子牛”村官、山东省脱贫攻坚荣誉称号获得者(省委、省政府颁发)、山东省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等称号。

轻敲房门,73岁村民王忠诚热情地招呼记者到家中坐坐。宽敞明亮的客厅,屋内是米色瓷砖铺陈的地面,洁白的墙壁一尘不染。厨房里,老伴曹秀兰正在准备午餐,饭菜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住的房子是村里统一盖的,每天吃的米、面、油是村里统一发的,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300元的生活补贴,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年还能收入7000元的租赁费。吃饱喝足之后,出门就能到文化广场上锻炼身体,还能跟街坊邻居们聊天下棋。”说起现在的幸福晚年生活,王忠诚赞不绝口。

从2013年开始,陵阳街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306平方米的三层小康楼200栋,村集体补贴30万元,每户村民出资10万元即可入住;建成户型135平方米的公寓楼一座供村民免费入住。此外,还投资1500万元建成辐射周边村庄的综合服务大楼、社区服务大厅、超市、医院、幼儿园等。村内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米、面、油并按年龄给予150元—6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

“孩子在村里就能上幼儿园,条件跟城里的一样好。我在村里工作,接送很方便,还能照顾家庭。”陵阳街村“90后”村会计梁庆玲笑着说,公婆住在村里建设的免费公寓楼,她和丈夫一家住在村里的小康楼,生活富足安逸。与此同时,积极上进的她主动向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在今年8月份通过党组织考察,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村里土地面积有限,40年里,我们开展了两次旧村改造,让村民从原来的土砖房,全部住上了楼房。村集体的土地坚持总体规划,集约利用,只租不卖,让有限的土地持续生金。”马先富说。

面向未来,陵阳街村还制订了新的乡村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为目标,立足村内的产业基础,聚焦发展新优势,力图实现“四提升,三突破”:即产业发展水平,生态宜居水平,文化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引进建设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全方面实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具体指标是到2030年左右,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过两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万元,居民的生活水平远高于一般城市化水平,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群众的科技、文化、艺术、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养老、幼教、扶弱济困、社会保障能力坚实可靠,基本提前实现现代化。

(吴宝书 栗晟皓 辛崇娟)(日照网)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济宁:本周粮油价格以稳为主,蔬菜价格小幅下滑(5.9-5.15)
5月19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山东沂源:与上周相比,鸡蛋、蔬菜价格涨跌不一
滨州:猪肉价格整体稳定,蔬菜和鸡蛋价格降幅收窄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