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高杨报道 8月15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功举办了以“提升绿色储粮水平,打造更高标准‘齐鲁粮仓’”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日活动。活动邀请了包括市民代表、学生代表、律师代表及媒体记者在内的5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走进鲁北国家粮食储备库。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参与者全方位了解了绿色仓储、科技储粮以及智慧粮库的建设进展,充分展现了“齐鲁粮仓”的坚实实力和开放姿态。

智能科技揭开储粮“神秘面纱”
在粮食出入库输送、装卸、清理设备展示区域,代表们兴致勃勃地了解了2023年投资 300 余万元升级的核心出入库系统。主力设备领衔的出入库自动化流水线,整合了输送设备、液压翻板、装卸机械与清理系统,入库能力从 400 吨跃升至 800 吨,效率提升 50%,彻底破解压车难题。激光制导输送实现精准对接,液压翻板达成卸车自动化,从 “人工主导” 到“自动化闭环”,这套系统构筑起粮食流转的 “智能脉络”,尽显现代化粮食轮换的科技锋芒。
步入仓储区,内环流控温系统成为焦点。今年,粮库对省级储备粮仓房实施了准低温改造,创新采用 “内环流 + 空调” 复合控温技术,在有效降低粮堆温度的同时大幅减耗,践行绿色储粮理念。这一升级既兑现了 “齐鲁好粮油” 优粮优储的承诺,更为下游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原料,让每粒粮食在科学储管中保持最佳品质,助力产业链价值提升。
政企互动共绘“粮安蓝图”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解读视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同志通报了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情况并听取对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及政务公开的意见建议。鲁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经华介绍了公司近年来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鲁北粮库主任刘鲁渤详细汇报了库区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粮仓全部实现智能化监控,仓容10万吨的储备规模可满足区域3个月应急供应需求。

“现在的粮库与我们以前见到的粮库大不相同,已经全面实现了智能化管理,真是令人惊叹。”禹城市的市民代表在参观后感慨道,“听说现在农民卖粮都能通过微信预约,这实在是太便捷了,确实为咱们办了一件大实事。”代表们还就粮食安全保障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贾东雨,凭借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从法律角度对最近发布的《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媒体则将关注点集中在信息沟通、粮食领域信息发布等关键问题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改革法治取得重要突破,储备效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军表示,这次政府开放日活动是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透明、开放、服务型机关的实际行动。线上还同步向全省发布深入实施《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公益短信。在此,我们倡议,粮食安全需要广泛关注,希望您更多关心支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粮食安全需要技术支撑,广大粮食工作者要坚持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储粮、标准引领建设智慧粮库;粮食安全需要法治保障,全系统要深入贯彻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全面提升依法治粮管储能力;粮食安全需要节粮减损,全社会要凝聚广泛共识,让爱粮节粮意识深植心中,一起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油助力。(文中供图均为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