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塑强美丽山东绿色动能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2024年10月26日,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1场址二期450兆瓦项目成功并网,这标志着我国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山东半岛南U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0万千瓦,其中,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投资建设的U1场址90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U2场址60万千瓦,是国内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北方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十四五”以来,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52.9%、提高24.3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新增全社会用电量实现全部由绿电供应,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电投半岛南U1二期项目。供图: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面提速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非化石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规模突破1.3亿千瓦、“十四五”以来增长1.7倍。加力提速核电建设,海阳、荣成、招远等厂址全面铺开,大型先进压水堆、高温气冷堆等三代、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在山东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在运装机达到418万千瓦;创新实施核能供暖示范工程,全省核能供暖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海陆共进开发风电,加快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陆上风电集中竞配近2000万千瓦,全省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2725.8万千瓦。集散并举发展光伏,布局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大型风光基地,光伏装机达到9057.7万千瓦、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协同配套壮大储能,全国容量最大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建成并网,新型储能规模超达到909万千瓦。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出台实施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亚临界参数机组改造退出方案,加快大型煤电机组建设,积极协调解决能耗、煤耗替代指标,有效保障华能德州、山能新泰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占比由74%提高到80%以上。坚持“先立后改”,稳妥有序推进小煤电关停并转,“一机一策”落实替代方案,加快接续项目建设,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供应前提下,关停小煤电机组417.6万千瓦。系统推进“三改联动”,持续实施在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累计完成改造规模3485万千瓦,煤电机组清洁高效水平和灵活调节能力明显提升。
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突出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超高通量试验堆大科学装置、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等重大工程相继在山东落地。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针对性引进宁德时代、东方电气等链主型企业来鲁布局,集聚50多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能源领域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烟台蓬莱、威海乳山、东营经开区等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产值均突破百亿;枣庄“新能源电池名城”、泰安“储能之都”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加快提升;“十四五”以来全省新能源装备产业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突破2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