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车调车,没路修路!”济宁兖州新驿镇全力应对持续阴雨,打响5万亩玉米抢收战役
中国发展网讯 “地里太湿,大型轮式收割机根本下不去。”10月11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五东村农户赵翠亭感慨道,“多亏镇里及时协调来了履带式收割机,帮我们抢收玉米,解了燃眉之急。”
近期,兖州区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带来严峻考验。新驿镇迅速行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全面推进玉米抢收与烘干储存工作,打响了一场与天争时、与地争效的抢收战役。
“幸好镇上提前动员我们购置履带式收割机,不然这种泥泞地况,轮式机械寸步难行。”农机手张亮说道。新驿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宣传动员,鼓励农机户提前配备履带式玉米收获机。目前,全镇已有33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抢收一线。此外,还有来自河南、江苏以及本市金乡、鱼台等地的80余台跨区作业机械汇聚新驿,助力抢收。“一接到镇里的协调电话,我们连夜就赶过来了。抢收粮食,我们都是一家人!”一位来自鱼台的机手语气坚定。
“路不通,机器进不去,玉米还是收不了。”谈起前几天的困境,王府庄村村民路都宽仍心有余悸。连绵的雨水让田间路变成了“泥沼地”,农机根本无法下田。镇政府了解情况后,果断调运500立方米煤矸石,铺设在关键路段,在泥泞中硬是开辟出一条条“抢收路”。“现在好了,农机到位,路也通了,玉米保住了。”路都宽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李,你这块地排水不畅,得调履带式收割机来!”在泥泞的田间,包村干部齐秀洋一边查看庄稼,一边用沙哑的嗓音协调农机调度。“东一村的老李需要一台收割机支援,哪台机子作业完毕请立即联系!”随着微信提示音响起,这条需求迅速在“新驿镇履带式玉米收获交流群”中发布,很快便有农机手响应,及时解决了老李的收获难题。
线上,“新驿镇履带式玉米收获交流”微信群实时更新指令与需求,实现农机与农户的高效对接;“新驿农业”微信公众号则成为农户随身的“技术指导员”。“马站长,公众号上那篇《未来连阴雨天气,玉米抓紧抢收,已收玉米如何储存》太及时了,我正发愁湿玉米该怎么处理呢!”西西村村民郑广珠向镇农业站站长表达感谢。
“设备必须保证百分百正常,绝不能让群众收回来的粮食烂在手里!”镇应急办工作人员每日对烘干设备进行检查,保障全镇9台烘干机全天候运转,日均烘干能力达530吨,有效解决了潮湿玉米的储存难题。在线下,新驿镇全员奋战,28名包村领导、70名包村干部全部下沉一线,既做协调员,也当战斗员。镇农业办的12名技术人员组成“流动智囊团”,分4组深入57个村开展精准指导。
截至目前,新驿镇5.52万亩纯作玉米已抢收3.87万亩,完成进度70.1%。目前,全镇日均收获能力稳定在2800亩以上,为夺取抢收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海波 梁田田 张雪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