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发展改革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13388”工作体系,坚决扛牢优化营商环境职责,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服务理念,强化资源要素供给、惠企政策赋能、信用建设提质、政务效能提升,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印发实施《滨州市“资源跟着项目走”资源要素保供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协调为192个项目下达新增用地指标11479亩;协调银行为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37.19亿元;保障重点项目能耗需求608.99万吨标准煤;为19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送电、容量7.28万千伏安。持续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5.73亿元,惠及62个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惠及项目264个,资金需求293.02亿元;争取中央及省预算内上级无偿资金7.73亿元,惠及19个专项、52个项目。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聚焦企业需求,依托“惠企通”平台,精心打造“线下面对面、线上屏对屏、指尖码上通”的立体化宣传解读矩阵,切实打通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编印政策汇编电子书、服务指南,向社会公布政策责任单位和联系方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直达快享。1-9月制作省政策清单服务指南电子书3期,点击量超8万人次,录制解读视频45期,联合相关市直部门开展政策宣贯直播活动23期,在线观看62万余人次。
信用护航金融纾困。在信用建设上,全国首创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并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全省率先推出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减免模式,获省发展改革委推广;开发“滨州无押金城市”平台,在就医、住宿等16个领域推广,累计退还、免缴押金24.45亿元,受益人数达607.50万人次。在金融支持上,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访经营主体34.17万户,放贷491.2亿元,授信3.5万户。在全省率先出台转型金融试点方案,创新“利率优惠+能耗表现”机制,发放铝行业转型贷款4.18亿元。
市场准入公平有序。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国务院印发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非禁即入”,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同时将国家发展改革委7个批次115个典型案例推荐纳入滨州市提升领导干部素养系列专题培训班应知应会教材。全面部署涉市场准入文件清理工作,梳理市县两级文件59件,发现存在问题文件9件,其中8件已完成整改,1件正在按程序废止。
政务效能持续提升。创新审批模式。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用地预审等5个事项,由“单个办理”调整为“并联审批”。在备案阶段预计压缩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15%;在核准阶段预计压缩1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30%。依托官网、新媒体开设政策专栏,及时发布各类政策信息,今年共发布政务信息1832条,规范办结网上问答7件、依申请公开16件。对该委出台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全方位、多角度公开深入解读28件。(滨州市发展改革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