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从2018年开始栽下的80多万株苗木已经郁郁葱葱,裸露山体披上绿色的外衣,全岛植被覆盖率超过60%。根据最新核算报告,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生态产品总值(GEP)达392.42亿元,是当地GDP的5倍,探索出具有海岛特色的海洋型、国家公园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把良好生态转化为发展动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长岛碧海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换。

1

长岛国际零碳岛。供图: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以年均3.9%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万元GDP能耗下降18.5%、下降幅度好于全国平均7.7个百分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52.9%、提高24.3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新增全社会用电量实现全部由绿电供应,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到山东高质量发展的“DNA”之中。

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厚植美丽山东鲜明底色。

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作用,出台实施加快先行区建设的意见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160项重点任务扎实落地,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53.3%,产业结构升级与能源低碳转型协同互促的良性格局加快形成。

纵深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制定完善规划体系和配套政策,推动颁布实施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设立100亿元黄河流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提速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成800公里黄河干流绿色生态廊道,盐碱地综合利用新增耕地3.16万亩。

2

东营市黄河入海口“黄蓝交汇”。供图: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高标准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海洋渔业等7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国家级海洋牧场数量达到71处、居全国首位,支持打造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国际零碳岛”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在扩大绿色投资上,山东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能源转型、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每年谋划实施600个省级重大项目、1400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全力保障,以优质项目提升投资效益、促进经济低碳化转型。

全面推动消费绿色转型,紧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已累计争取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45亿元、地方将配套安排资金40亿元,截至目前,支持汽车更新120.9万辆、家电以旧换新948.9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81.9万台,合计带动销售超2100亿元。创新施行“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午间光伏大发时段负荷平均增加500万千瓦,晚高峰削减250万千瓦,有力促进了绿电消费。

筑牢美丽山东基础支撑,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加速提档升级。

山东严控新建“两高”项目,对产能过剩行业实行限批,将钢铁、焦化、炼化、水泥、轮胎、电解铝6个行业提级审批,其他10个行业实行窗口指导,新上项目严格执行产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

另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坚持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统筹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例如,投资85亿元的山钢永锋临港基地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值25亿元,累计向沿海转移粗钢产能2356万吨,沿海粗钢产能占比由不足25%提升至53%;按照“减量、整小、上大,减油、增化、延链”的思路,推动石化行业向基础好、区位优、成本低的区域集聚,裕龙岛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加快建设,先进石化产能占比超过40%。

在培育壮大新兴未来产业方面,山东出台实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集中培育180个“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276家集群领军企业,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42个,其中国家级集群7个、全国最多;制定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20条政策措施,在济南、青岛、烟台设立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深海极地等领域加快突破。

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提升,坚实基石是健全制度保障。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若干措施、碳达峰实施方案,配套制定17个分领域工作方案、保障方案,成功争取纳入国家8个碳排放双控试点地区范围,青岛、烟台、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创新绿能消纳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4类方式,模式最全、路径多元,威海碳纤维等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破题建设,华能山东电力等17家虚拟电厂注册入市、上线运营。研究制定省级零碳园区试点建设方案、绿电产业园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遴选15家左右园区开展省级零碳园区试点,加快促进绿电消纳、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拓宽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路径。制定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推动144家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2%。出台“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修订节能审查实施办法,配套制定验收管理办法,连续6年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倒逼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开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牵头建立省级工作协调机制,颁布实施山东反食品浪费规定,全省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0.81%、好于国家1%的目标要求,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降至0.42%。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出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办法(暂行),选取济南等4个设区市、蒙阴县等16个县(市、区)、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等2个功能区,开展先行先试,成功争取烟台市入选首批12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制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省级每年安排1150万元资金,以试点地区为重点,支持开展年度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全面摸清生态家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与河南省签订两轮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形成保护者得利、付费者受益的良性格局。

建设美丽山东,事关全局长远。山东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落实“双碳”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产业升级、能源转型、节能降碳上勇蹚新路,不断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保障特定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权益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统计+服务”全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为民营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创新打造“鲁力办”平台 全力助企纾困解难
泰安:1至8月份规上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没车调车,没路修路!”济宁兖州新驿镇全力应对持续阴雨,打响5万亩玉米抢收战役
泰安岱岳区:四部门联合召开中小学收费管理政策宣贯会,夯实政策全面落地执行基础
泰安市领导调研“三秋”农业生产工作,全力以赴确保秋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绿色能源

山东临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红村绿电”智能微电网
山东能源行业:安全保供暖民生 双节守护不打烊
逐绿而行践初心 服务发展谱新章——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出席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理事会议
“中国绿证:畅行中国 走向世界”黄河流域绿证宣传推介会在济南举办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齐鲁粮油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肥城—山东福宽生物:玉米精深加工的国企标杆与创新领航者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肥城:全链协同发力,构筑粮食安全肥城新格局
山东金乡县开展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
2025年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山东主会场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调研督导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新泰: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泰安富世康公司:视“粮安”为企业生命线和首要责任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泰安:让“山东煎饼”香飘华夏大地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滨州:鸡蛋、猪肉价格不同程度回落,蔬菜、水果价格上涨
青岛:本周肉蛋菜价格均有小幅下跌(10.11-10.17)
济宁:肉禽蛋价格整体下滑,蔬菜价格小幅上涨(10.10--10.16)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10-17)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下降 蔬菜价格小幅上涨(10月9日-10月16日)
10月第3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继续呈现上涨走势
东营:本周肉类价格稳中有降,鸡蛋价格略降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82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