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州: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彰显发展热度
中国发展网讯 今年1—7月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到195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4%,工业总产值完成444.1亿元,营业收入完成524.3亿元,全区工业用电量完成28.7亿千瓦时,其衡量工业经济的主要指标均持较高增幅的同时,兖州区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保持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态势。
兖州区是鲁西南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持续保持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方向,是建设现代强区的根基。兖州区今年初实施步百亿技改工程和数字化改造工程,着力推进总投资455亿元的113个技改项目建设和总投资108亿元的137个数字化改造项目建设。其中倍耐力年产400万套子午线轮胎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等25个项目进入省企业技术改造导向目录,4个项目进入2025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项目名单,太阳纸业、金大丰获批省级“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华勤数链橡胶智慧工业园、天意机械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通力轮胎智慧物流综合运输等一批数字化项目有序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1—7月份,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77亿元,增幅25.5%。“我们抓住国家政策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绿色升级、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技改工程,推动企业产线晋档、产品升级,在进一步提升质效的同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兖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说。
为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韧性和活力,兖州区实施了“总链长”工作体系,聚焦汽车零部件、煤电、专用装备、盐化工、农副食品、现代医药等31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暨融链固链活动,积极关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挖掘产业发展新机遇,为产业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全区共梳理企业问题诉求47项,已办结36项,落实土地指标1529亩,协调发放贷款26.3亿元,促成区内企业合作11项。全区9家企业13个项目入选2025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金大丰机械等10家企业入选济宁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万世机械入选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华昇微电子等15家企业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亮马新材料等26家企业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我们把工业经济列为‘头号工程’,推进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促进低碳化融合升级、助力产业链协调改造等方面,围绕橡胶化工、造纸包装、装备制造、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实施产业‘强基工程’,逐个项目落实具体路径,搭建产业链全链协同平台,不断释放工业经济活力,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王磊表示。(张树锋 蒋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