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电池“小巨人”牵头制定行业标准
中国发展网讯 一家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大山深处的电池民企,靠持续创新,不但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还牵头起草制定了铅锂电池行业标准。
初春时节,走进位于五莲县高泽街道的山东康洋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洋电源科技”)电池极板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忙碌地赶制订单。一条全自动反转线正在高效运转,电池从铸焊到反转、底胶、色胶,最后出成品,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是我们去年投资3000余万元新上的铅酸电池连铸连轧项目,不仅让产能提高了50%,还节省了60%以上的劳动力,实现了降本增效。”该公司副总经理冯伟介绍,言语中透露着自豪。
康洋电源科技生产的高能铅锂电池凭借超长寿命、超耐低温、超长续航等卓越性能,迅速赢得市场的青睐。目前,该公司电池年产量达120万只,销售额突破2.2亿元。冯伟表示,随着新技术的加持,产品品质不断提升,销量稳步增长,他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技术研发中心,康洋电源科技技术总监夏波德正与团队讨论最新的电池性能数据。“充电速度提升60%,使用寿命提升50%,充放电转化率高达96%……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高能铅锂电池,历时3年技术攻关才成功推出。”夏波德介绍。这款采用双导晶锂材料技术的产品,正是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
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康洋电源科技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以上投入研发。生产总监冯启平补充道:“我们采用纳米、石墨烯等前沿材料,发明了全新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精细调控参数,改进了极板栅结构,减轻电池重量。这些创新每年为公司节省了超过280吨原料和400万元成本。”自公司起步以来,已取得纳米胶体电池、耐低温电池等32项专利,并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从最初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到如今的智能型储能电池,康洋电源科技已拥有12个大类、33个系列、400多个规格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通信基站等行业领域。
产学研合作是康洋电源科技创新突破的重要路径。该公司与清华大学、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等紧密合作,柔性引进了南京工业大学朱承飞教授等3个博士团队,培养了30余名高技术研发人员。通过这种深度合作,该公司已研发出“轻量化高能量蓄电池”等50余项新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同时,公司鼓励内部创新,团队每年完成“五小”创新项目1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在绿色制造方面,康洋电源科技同样走在前列。“公司将新能源技术与绿色环保理念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应用于分布式能源存储的解决方案,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夏德波介绍。2024年,该公司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单位,并先后荣获“山东省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称号,还牵头起草制定了铅锂电池行业标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力、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康洋电源科技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全面提升产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强技术设备的改造升级,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做好现有主流产品的同时,积极研发新型高寿命耐低温铅锂电池。”夏波德信心满满地说。(吴宝书 栗晟皓 范为永 苗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