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践行黄河战略典型案例之八:济宁成功创建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地区

案例背景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济宁市地处黄河、淮河两大流域,黄河穿境而过,北方最大淡水湖南四湖位于境内,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关键地区和重要输水通道,肩负着保障防洪、供水、生态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和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批示指示,济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按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总要求,“分级管理、分类治理、分期推进”工作思路,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从“查、治、管”三方面,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经验做法

2022年,济宁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七的优异成绩,成为全省唯一获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的地市(全国共15个),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

综合发力,打好治理组合拳。一是组织领导强保障。济宁市委、市政府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市“一排底线”重点工作,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市城乡水务局将该项工作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底线工程予以强力推进。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抽调青年骨干集中办公,专职负责工作推进,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各县市区、功能区也相应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在全市形成了市级专班统筹督导指导,县级强力落实的良好治理格局。二是排查治理无死角。坚持排查治理同步推进,采取县级自查、市级核查、卫星照片比对等多种方式开展排查,建立了责任清单、排查清单、治理清单,明确了治理标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强化督导调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进行全市排名通报。对进展慢的县市区采取专项提醒、约谈、驻点督导等方式督促加快治理进展,2021年在提前完成省定317处治理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共完成治理558处,今年提前半年完成了417处治理任务。三是长效管护全覆盖。将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出台了《河长制工作向农村沟渠坑塘延伸实施意见》,建立县级河长包镇、镇级河长包村、村级河长包沟渠坑塘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印发了《济宁市农村黑臭水体动态管理和长效管护管理办法(试行)》,从管护责任、管护措施、监督考核、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治的好、管的住、长久清。

因地制宜,建立“三项”治理示范模式。按照“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经济适用”的治理思路,优先选取“生态化、资源化、经济型、安全性”的治理技术,统筹岸上污染源头控制和环境提升、岸下水质改善,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生态修复四项措施,创新提出三种治理模式:一是生态景观型:在村内群众聚集区,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生态修复、岸坡修葺、绿化美化,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打造可供群众休闲娱乐的美丽坑塘;二是生态经济型:在村庄周边区域,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岸坡整治,消除水体黑臭、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效果,变废为宝进行养殖种植,在解决管护问题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三是生态清洁型:在村庄外围区域,采取岸下黑臭水抽取处置、漂浮物打捞,岸上控源截污、垃圾秸秆清除,岸边环境整理,达到消除黑臭、干净整洁的治理目标。

主要成效

2020年以来,以村民主要集聚区及向外延伸一公里范围内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排查重点,优先选取“生态化、资源化、经济型、安全性”的治理技术,统筹岸上污染源头控制和环境提升、岸下水质改善,共完成治理农村黑臭水体975处。群众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提高,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2021年,争取农村黑臭水体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53万元,争取项目3个,争取资金额占全省44%,争取项目数占全省50%,均列全省第一。2021年度济宁市获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省对市综合考核全省第一名。

2022年,济宁市顺利通过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组织的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竞争性评审,治理模式全国推广,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的地市。试点项目立足济宁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和难点污染问题,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理念,坚持“生态化、资源化、可持续”的理念,在污水治理建管一体化、垃圾收集全覆盖、粪污底泥全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环境提升方面,建立生态敏感地区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济宁”模式,破解了生态环境敏感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难题,极大改善了农村水生态,保障了入河入湖水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增进民生福祉起到较好示范作用。

工作启示

紧盯政策是打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核心。紧盯中央、省级政策动向,针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在国家、省委部署开展前着手,锚准目标,提前一年高标准筹备、高起点谋划,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现场勘查、资料收集等基础性工作,创建各项准备工作筑牢、夯实基础,为省级评审获得优异成绩取得先机。

强化顶层设计是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基础。争创示范地区整改过程,市领导多次召开调度会深入研究,加强指导,畅通信息渠道,促进信息共享和策略协调,提升实效。市城乡水务局把争先进位、对上争取作为各项水务工作的总引领、总目标、总抓手,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靠上靠前指挥协调,专题研究政策措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的工作专班,抽调青年业务骨干集中办公专职负责,强有力的推进对上争取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部门协同是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保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聘请全国行业权威机构作为济宁市技术支持单位,高标准编制试点地区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现场勘察调研,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技术路径,形成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济宁模式”,树立省内乃至国内标杆。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协同共振、齐心协力,形成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强大合力。(济宁市城乡水务局)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5月15日枣庄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行情稳定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生猪价格止跌上涨(5.10-5.16)
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开展2025青岛春季国际车展价格监测工作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60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