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新动能支撑新增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尹明波、殷晓旭报道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形势,山东省烟台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新动能增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6元,同比增长3%,增速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对接省“十强”产业,以“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结合本市实际,按照“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思路,确定了以现代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等八大产业为重点,推动增量崛起、存量变革,着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海洋产业。重点实施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六个突破”。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示范区总数达到30个,其中国家级14个,占全国的1/8,海洋牧场总面积105万亩,形成了“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发展格局。
装备制造业。围绕海工船舶、汽车、核电、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坚持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重点项目为带动,积极构建富有活力、具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比如,中集来福士等3家企业申报2020年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杰瑞石油电驱压裂橇等23项技术装备申报2020年度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
高端化工。按照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从发展基础化工原料向发展高新化工产品转变,从发展初级化工产品向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打造全球领先的聚氨酯制造基地、国际一流的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研发制造基地。6月1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将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由储备项目转为规划项目,自然资源部也正在就用海是否可行征询五部委意见。
电子信息产业。立足本市在通讯设备、消费电子、电子原材料制造方面的优势,烟台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前沿产业发展。比如,积极推进鼎信网络、智慧云谷申报工信部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推荐橙色云等5家企业加入省工业互联网企业培育库。
医养健康产业。着力推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全面推进国家健康城市和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包括修订完善《烟台市生物医药发展规划(2020-2025年)》,建立医药产业复工复产问题快速反应机制等。
文化旅游产业。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加快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与品质提升,叫响“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城市品牌。包括出台《关于应对疫情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举办第二届烟台市民文化节,实行重点文旅项目联系帮包责任制等。
现代高效农业。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瞄准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建设特色化、集群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比如,研究制定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实施意见和六年发展规划,强力推进国家级烟台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现代物流产业。围绕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培育现代供应链物流等新增长点,将烟台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综合国际物流枢纽城市。截至目前,全市重点物流业企业开复工率已经达到100%,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正常运行。
狠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以百项“三重”工作为统领,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干部盯着项目干,加快推进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在项目管理推进上,从“重调度”转向“重保障”,完善“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和“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机制。
强化用地指标、能耗指标精准化配置。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大项目、好项目用地需求,并强化存量资源挖潜利用。为切实破解重点项目受资源约束落地难等问题,根据“十三五”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市级积极统筹腾出5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指标优先保障急需能耗指标的项目。
加强各类资金全方位保障。印发《全市重点融资项目清单》,梳理全市197个市级重点项目、115家重点工业企业、18家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165家有明确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信息,确保政银企精准对接。同时,积极申报2020年专项债项目,已下达第一至三批专项债券额度92.4亿元,涵盖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九大片区、蓬莱国际机场二期等54个重点项目。今年以来,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项目19个,投资金额16.21亿元。
开辟重点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印发《烟台市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实施办法》,成立市级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管理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和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调度相关职能部门实施并联审批、联合审批。设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专窗,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一个窗口受理、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为列入全市重点清单的项目建设提供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最长审批时限较一般项目压缩1/3以上。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强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坚持政府引导与政策鼓励并重,着力构建科技型企业“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8家,总数达823家,居全省第3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比如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大核心关键技术需求,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海洋等领域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类项目22项。
加快建设高端创新载体。加快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成功争取列入全省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项目。对上争取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和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抗体药物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山东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同时入选第二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行列,数量居全省第一位。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工作,5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2020年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全国11个城市入选,烟台市作为今年山东省唯一上榜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1.5亿元支持。持续推进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为争取试点做好准备。
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强化人才政策供给,包括安排1.1亿元财政资金,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创新打造“线上引智会客厅”“线上有招专聘会”等引才新模式,组织筹备首届中国·烟台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和2020年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等,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1.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000多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实施“烟台工匠”建设工程,印发《烟台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激励广大技术技能人才学技术、比贡献,全市范围内第一批次确定了122场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技能培训2.6万人。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数据质量排查及完善提升工作,将更多的事项纳入网上办理,市县两级“一网通办”可网办事项达到13241项,占比92.3%。加快推进“一窗受理”改革,研究制订实施方案,组织精干力量梳理规范综合受理窗口事项,并对108项行政许可事项、24项关联及其它政务服务事项按照颗粒化标准进行彻底拆分,编制完成事项清单,为系统集成做好准备。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流程再造,构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百姓满意的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推广掌上办理,引导企业群众充分利用“爱山东”“一手通”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开展线上办事,8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移动办理”。
深化企业改制改革。比如,加大混改力度,交运集团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已注册成立混改主体公司;加速企业上市,泰和新材集团整体上市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已于5月27日获证监会无条件审核通过;夯实改革基础,完成万华化学、冰轮等企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工作;加快公司改制,今年以来已完成改制企业93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上市公司4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56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公司231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运营公司提升发展专项行动,出台相关实施方案进一步明晰市政府、国资监管机构、投资运营公司三个层面的权责事项。推动企业评级发债工作,探索开辟低成本融资渠道。加快山东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全市新增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35家,新增基金规模规模88.21亿元。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着力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深耕日韩,巩固欧美,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制定出台了重点产业连精准招商指导名录,创新开展“云招商”“云展会”、与融媒体相合作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1-6月,实际使用外资8.3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8%,高出全省0.8个百分点。
加快建设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制定印发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实施方案》,片区新增注册企业6000多家。加快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中日、中德、中意特色园区总体进展顺利。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上半年“一带一路”进出口330.2亿元,增长22.2%。
全力推进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等国家战略优势,以开发区为龙头,福山区、高新区、牟平区四区联动,集中规划30平方公里的净地,作为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的主阵地。组织力量精准招商,制定出台《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滚动推出30平方公里净地,实施“标准地”招商。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比如举办“三核驱动·聚力烟台”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全球网络直播推介会,以“云直播”的形式向海内外同步推介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200多位世界五百强企业、知名商协组织代表受邀在线参会。
全面推动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梳理上报了73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工程。深入落实胶东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经多部门、县市区、企业共同商讨确定了17项重点事项,形成青烟《关于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重点合作事项合作备忘录》,并于5月14日正式签署。推进蓬长一体化发展,“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58项工作已全部落实,17个全力突破重点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加快完善《长岛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长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创海洋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