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品牌 山东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成功举办2025年年会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尹明波报道 日前,以“聚能山海 共叙芳华”为主题的山东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第一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2025年年会)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服务与资源拓展部、校友之家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江西、河北等地校友代表出席会议。
郑新业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山东校友会作为桥梁纽带的作用,对山东校友会“有制度、有温度、有担当”特色发展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提炼出山东校友会的“三乐”实践:一是传播知识之乐。以“陕公大学堂”“泉城校友大讲堂”传播前沿知识,紧贴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发展要求,服务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界和校友终身学习,形成“校友会搭台、多方赋能”模式。二是凝聚英才之乐。通过丰富多彩活动,构建内容多元、形式灵活、参与广泛的交流体系,营造温暖而有归属感的校友精神家园。三是服务桑梓之乐。山东校友会助力济南人才发展、支持母校招生工作,反哺母校与地方建设,诠释齐鲁校友情系母校、回馈育源的赤诚之心。
面对新发展阶段,郑新业对山东校友会提出三点期望:强化组织建设,打造高品质校友平台;聚焦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贡献校地合作的“山东经验”;厚植“实事求是”校训精神,建设有深度的校友文化生态。
山东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会长刘本昌回顾了本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果:拥有高效秘书处、充足经费、独立办公室、完善制度、有效宣传平台及“陕公大学堂”、“走访校友企业”等品牌活动,团结联系超千名校友。作为济南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创始及副会长单位,校友会倡议并承办了首期、参与承办了第七期“泉城校友大讲堂”,以及推动“泉城高校林”建设等,提升了人大在鲁美誉度,加强了母校和地方经济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同时,校友会积极响应济南市“双招双引”政策,让更多校友选择济南,扎根济南,建设济南,让更多校友企业在济落地,促进济南地方经济发展。在做好母校服务方面,校友会全力协助母校在鲁本科和继续教育等招生工作,承办好“陕公大学堂”品牌活动,做好母校毕业生来济就业服务工作。刘本昌期待,未来更多乐于奉献的校友加入校友会,设立更多地方联络处、专业委员会和文体爱好团队,推动校友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王志国校友代表山东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理事会汇报了校友会工作情况。一年来,校友会的组织架构不断优化提升,品牌活动取得突破进展,各类校友交流互动活动丰富多彩。具体工作开展主要包含八个方面:一是筑牢组织根基,强化服务保障,完善组织体系;二是深耕“陕公大学堂”等品牌活动,弘扬知识力量;三是积极响应济南市“双招双引”政策,助力地方发展,推动经济腾飞;四是深化校企联动,参访省内外校友企业,涵盖人工智能、医药、地产、健康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五是与兄弟校友会加强区域协作,共谋发展新篇;六是丰富校友活动,发展跑团、羽毛球、棋牌、乒乓球等专门社群,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七是全力协同母校开展本科和继续教育等招生工作,紧密母校联系,助力人才培养;八是以公众号为中心创新宣传路径,吸引更多校友加入,不断壮大校友队伍。
年会上,展示了天津校友会赠送的书法“鲁津共济,再谱华章”,宣读了江西校友会的贺信。中国人民大学2020级校友、文泰商学院代表黄鹏飞正式推介母校重磅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进阶班。
山东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尹明波、陈锡忠、郭德华分别为法律专业委员会、金融专业委员会、聊城联络处授牌,副会长刘进伟、王珺、张演成和秘书长王永田分别为乒乓球队、棋牌社、羽跃齐鲁羽毛球队、人大齐鲁跑团授旗。专业委员会和聊城联络处的成立,让校友会更加专业化和网格化,辐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校友会分别给予4个运动团体每年2000元的经费支持,期许校友会通过文体活动提升凝聚力,促进校友的互动交流。(供图:山东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