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山东汶上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中国发展网 为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守护食品安全、文明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山东省汶上县粮食物资储备保障中心结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成立工作专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汶上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中心主任闫大海任组长,中心副主任张海燕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目标,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落实储粮管理制度,确保储粮安全。在储备粮管理中,严格落实《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粮油安全储存守则》《粮库安全生产守则》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安全储粮、效益储粮、绿色储粮,不断探索科学储粮保粮技术,推进“四无”粮库(即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创建,不断强化粮油库存管理,全县库存粮油达到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存储安全的要求。目前,汶上县地方储备小麦27000吨、食用植物油储备210吨、成品粮面粉储备700吨与市政府核定的储备规模一致,近年来,未出现1例储粮安全责任事件。
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加强粮食质量监管。立足抓收购、保供应、管库存,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坚持“五要五不要”的收购标准,健全完善粮食收购联席会机制,引导多元收购主体开展粮食收购,及时为售粮群众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较好地满足种粮群众粮食产后处理服务需求,促进粮食提质进档。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粮食质量监测覆盖比例达到30%以上(高于省定标准25%),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对政策性库存粮食逐仓监测,每库扦取3个检验检测样品,并做好扦取样品登记存档,确保扦样质量、程序、数量合规有效。扦取的所有粮油样品均符合国家质量、储存品质和食品安全标准,粮情稳定,粮温正常,无不宜存储粮食,粮食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都在100%。根据《山东省超标粮食收购处置管理办法》,建立超标粮食封闭处置、全程监管体系,明确民泰储备库为超标粮食处置主体,严防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合理布局,推进粮食应急网点建设。按照“合理布点、全面覆盖、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加快推进粮食应急保障网点建设,全县建成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7家,城区建成2家、乡镇建成15家,达到城乡全覆盖,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00万元。目前,17家粮食供应网点统一标志标识、购置货架、收银设备等。“鲁花”、“胡姬花”、“福临门”食用油,北大荒大米、陕西小米等粮油品牌,在粮油超市、食品店从未脱销断档,品种齐全、价格稳定,满足了城乡居民吃粮买得到、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需求。
绿色优储,加快推进储备粮库项目建设。地方储备粮库建设项目位于原汶上县次邱棉厂,占地面积39321㎡(约60亩),一期储粮仓房建设规模3.52万吨,食用油仓房规模500吨,一期项目投资8000万元。新库建设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打造科技+绿色粮仓、智慧粮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汶上粮库仓容布局,改变仓房设施老化状况,有力提升储粮安全保障能力。
节粮惜粮,倡导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持续举办“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系列宣传活动,推进节粮爱粮文明消费“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普及爱粮节粮知识,积极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下一步,汶上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中心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汶上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中心 张海燕、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