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校企“握手” 产学研融合破瓶颈
中国发展网讯 山东省鱼台县科技部门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瓶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宁大钢构是一家主要从事钢结构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生产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5月,公司承接了坦桑尼亚阿鲁沙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工程空间跨度大、结构复杂,企业在钢构件制造装配过程中,遇到了定位困难和焊接成品变形的技术瓶颈。
“按传统的方式去定位、去制作,做出来的成品很难达到我们验收的要求,这是我们碰到的最大的难题。”宁大建设集团研发部主任何化荣介绍。
经过与同济大学相关专家多次线上研讨和线下试验,企业创新采用3D模型空间坐标投射定位和焊接反变形预处理方案,解决技术难题,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第一批的成品现在已经发往非洲阿鲁沙,第二批也是按我们这个方式做,效率是越来越高,构件的一次性成型合格率也在稳步地上升。”何化荣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在科技部门牵线下,宁大钢构与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学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宁大装配式建筑研究中心,设立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开展绿色建筑材料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研发,目前已取得两项国内先进技术成果。
助力绿色建材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校企协作在种植业也结出累累硕果。在山东登海润农种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研究员杜中民正在查看今年种植的科润1896水稻新品种生长情况。科润1896是公司针对水稻抗倒伏性差、出米率低等问题,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的新品种。
“这个品种具有早熟性好、高抗倒伏、米质好、出米率高的特点。今年又与武汉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利用分子育种手段,针对推广品种的性状进行定向改良,目前进展顺利。”杜中民介绍说。
今年以来,鱼台县科技局协助多家企业与10余所重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在高端装备、高端化工、农业育种等多个产业领域联合开展项目研发,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链。
“继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领域,聚焦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与相关专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深化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共建多样化合作载体,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转化。”鱼台县科技局副局长姜胜利表示。(徐琳琳 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