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看山东”之德州:“改革”引领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山东省德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扎实推进粮食物资储备、市场调控、集成改革、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军粮供应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5年9月10日起,德州市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时隔6年该市再度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粮食物资储备能力跃上新台阶
在粮食收购领域,德州市坚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并行,统筹各类经营主体入市收购,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粮食收购平稳有序,地方储备能力不断加强,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地方储备原粮储备、市县级成品粮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粮食储备规模全面落实,粮食收储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新建饲料用粮玉米储备,品种结构更加优化。修订了《德州市突发粮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了市级储备粮动用方案;合理安排年度地方储备轮换计划,切实发挥好储备粮调控市场、稳定粮价、削峰填谷的作用。
为提升全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德州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对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细化建设内容,协同推进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升级改造。截至2023年底,全市162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全部完成改造升级,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建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64家、配送中心18家、储运企业23家,加工企业30家、保障中心12家。德州市制定了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推荐标准,修订完善了市县两级粮食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为保供稳价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不断提升粮食价格监测分析水平,在粮油市场报、中华粮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等平台发布德州粮食价格信息。
德州市已基本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坚持充实规模与应急值守两手抓,救灾物资储备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通过政府采购租赁3200平方米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仓储设施、器材到位,已具备市级救灾物资仓储服务调运能力,市级救灾物资(生活保障类)储存安全、管理规范。在抓好救灾物资管理建章立制方面,德州市建立了仓储保管、出入库等多项管理制度,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协调,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应急调拨等工作机制,与邮政公司签订应急运输协议,开展应急调拨演练,确保平时储得好,需要时调得出、用得上。
粮食集成改革取得新成效
打造全链条节粮减损“德州模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大力实施“颗粒归仓”“微损存储”“低耗运输”“粮尽其用”“文明餐桌”“节粮家风”六大行动,在全国探索建立“收储运加消”全链条粮食损失调查评估体系,整体性布局、系统性推进、数据化评估,形成全链条节粮减损“德州模式”,为构建粮食损失监测长效机制、量化评估节粮减损成效探索了有效路径。相关经验做法先后两次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简报刊发,列入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案例,被山东省政府办公厅《重要信息》刊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予以关注报道。
创建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德州经验”。德州市创新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互利共赢、风险共担”原则,以“政府信用”撬动银行信贷,专项用于粮食企业市场化收购。通过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累计发放贷款9亿元,全市“农民舒心卖粮、企业放心收粮”格局逐渐形成。经验做法列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列入山东省地方改革案例,新华社予以关注报道。
全方位推进粮食项目建设。“十四五”以来,德州市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六大行动”,总投资37.5亿元,建设“优质粮食工程”项目50个。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新扩建和升级改造仓容50万吨,全市标准仓房仓容达296万吨。加强地方储备粮库信息化建设,承担市县地方储备粮的19个库区、92口仓房实现信息化管理和仓内监控全覆盖,荣获全国储粮企业信息填报试点单位,全国2个、全省唯一。按照“品质优、品牌强、产业兴”的思路,着力打造德州市粮油区域公用品牌“五星德粮”,获评“齐鲁粮油最具影响力市级公共品牌”。2025年德州市“两新”领域粮油加工领域设备更新3个项目总投资3.15亿元,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7722万元,居全省第二。
依法管粮迈出新步伐
推进“互联网+监管”。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及时归集检查数据,完善系统信息,动态调整执法人员名录库,标签化管理粮食企业,增强执法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将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向社会公示。
推进“信用监管”。按照国家、省粮食和储备局部署,做好粮棉糖企业信用监管平台试运行工作,督导各县(市、区)发展改革(粮食和储备)部门梳理辖区内企业名单,开展相关培训,核验企业录入数据。
加快智慧粮库建设。充分用好山东省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系统,积极开展电子巡库、视频督导、远程抽查等,通过研究分析相关数据和问题线索,加速推进“非现场监管”,提高检查质效。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全面依托入“鲁执法”检查平台开展涉企行政检查,自觉遵守各项工作要求,做到“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留痕、事后评价”,实行闭环管理。
军粮供应“德州模式”呈现新气象
德州市克服军供量小、资源资产薄弱等不利因素,整合企业资源、融合社会力量,探索出一条从“小军供”融合发展为“大产业”的新路子,形成了以“军民融合、军需民食、市场运作、集约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军粮供应工程“德州模式”,为全国军粮供应系统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操作的样板,德州市军粮供应主副食集约化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2021年3月,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2021年军粮供应工作会议暨主副食集约化保障现场会在德州市成功举办,来自31个省(区、市)180余人参会,把“德州模式”推向全国,2023年12月德州市在全国军粮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省军供会议也连续2年在德州召开。借助军粮供应工程“德州模式”示范效应,德州市军粮供应主副食集约化保障能力全面提升,2022年成为山东省两家军粮供应配送中心之一。
德州市粮食安全和保障中心紧抓国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重大机遇,不断提升检测能力,2020年5月入选国家粮科院粮油品质营养数据库建设核心实验室,这是该中心继入围唯一一家市级国家粮油标准验证工作站、粮油加工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后,被赋予的又一国家级实验任务。自核心实验室挂牌以来,每年参与完成粮油品质营养数据库建设、国家粮油标准验证、上级部门课题研究实验室间比对等多项重要任务,累计检测样品6000多批次,形成1.5万多项数据,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2项。
德州市还是山东省军粮供应工程信息化建设试点,率先开发建设了“德州军粮信息化管理平台”,2022年12月份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2024年初,完成与省平台数据对接,实现与全国军粮业务系统的“应用通”“视频通”与“数据通”,为山东省军粮工程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德州经验”。(德州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