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东阿:推动粮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国发展网讯 山东省东阿县坚持强化依法管粮,积极推进推进收储改革,着力优化粮食流通,加强项目建设,为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东阿县制定了《东阿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加快推进了粮食质量强县建设,提升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规划》还在产业链、科技应用、品牌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多方面改革发力,引领东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法管粮”规范粮食市场秩序
严格执行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取消规定。在国家取消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后,东阿县迅速转变监管方式,每年对收购企业执行粮食收购企业备案。目前,东阿县备案的粮食收购企业11家。
创新监管方式。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方式,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025年抽取4家企业。在此基础上,利用鲁执法平台入企开展行政检查,实现监管过程的透明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在夏粮收购专项检查中,东阿县发展和改革局精心组织,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2人次,对相关收购主体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深入经营场所,认真宣传粮食收购政策,督促企业严格遵守收购守则。对粮食经营者的收购资格、收购价格公示、是否给农民打白条,以及是否建立粮食流通统计台账、报表等情况进行细致检查。通过严格执法,确保了粮食收购政策的有效执行,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在夏粮收购期间,东阿县粮食市场价格平稳、供需基本平衡,各粮食经营户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粮食流通秩序良好。
加强粮食库存检查。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东阿县对辖区内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地方储备粮,以及企业自营商品粮库存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涵盖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库存粮食质量安全情况、地方储备粮管理及轮换情况、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情况、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等。通过深入细致的检查,摸清了全县政策性粮食的家底,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确保了粮食质量安全、数量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
“收储改革”提升粮食储备效能
完善地方储备粮油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地方储备粮油规模,明确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标准和储存地点。加强对县级地方储备粮的日常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优化储备粮轮换机制,根据市场行情和粮食质量状况,科学制定轮换计划,合理安排轮换时间和方式,降低轮换成本,提高储备粮的轮换效益。
推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积极开展好“五代”服务即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产后服务,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流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粮食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好粮油示范企业创建集仓储、烘干、收购、配肥、统防统治、农民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运作新模式。配置先进的粮食烘干设施,提升粮食品质,降低粮食损耗,促进农民减损增收。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市场意识,推动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优质粮油供给。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改扩建小麦生产线,实现面粉和馒头生产工艺提升,提高优质面粉产出率,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例如,该县荣康石磨面业通过技术更新,开发的蔬菜面条、黑麦面条、石磨面条、杂粮、全麦馒头、杂粮窝窝等深加工产品达到10余种。“荣食康”牌石磨面粉、石磨挂面、石磨黑小麦面粉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项目建设”夯实粮食产业基础
科学谋划粮食产业项目。东阿县发展和改革局紧盯国家和省、市关于粮食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结合本县粮食产业资源与发展实际,在科学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的粮食产业项目时,重点推进东阿县好面缘食品产业园项目的前期筹备与落地攻坚工作。他们组建专项工作专班,细化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手续办理等关键环节的推进方案,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用地、环评等问题,全力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并以该项目为重要抓手,带动全县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与产业能级提升。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对重点粮食产业项目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加强协调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例如,东阿县粮食农贸及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东阿县发展和改革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项目用地、资金等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
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和改革发展举措,东阿县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东阿县发展和改革局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全县粮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奋斗。(山东省东阿县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