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自贸试验区“周岁”记:112项试点任务进展顺利 形成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8月3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山东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周年建设总体情况,发布首批在全省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案例以及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创新举措等。总体看,自贸试验区112项试点任务进展顺利,已实施102项,实施率为91%。探索形成6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项具有全国首创性,并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认可。   

据山东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德平介绍,去年8月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一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扎实推进。建立“领导小组+专题组+保障组+片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形成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引领、条例立法保障、七大领域专项支撑、配套政策合力支持的制度体系,推动自贸试验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已经省人大审议,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实施“负面清单”赋权。除法律法规明确不能下放的213项省级事权外,其他均可根据片区发展需要、承接能力和实施条件下放实施。加强协同配合。省有关部门、中央驻鲁单位加强与片区的沟通交流,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海关、外管、市场监管、住建等单位出台143项具体举措,支持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落地实施。四是强化智力支持。建立山东自贸试验区创新研究中心,为自贸试验区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一年来,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不断释放新动能。一是投资更加便捷。全面落实2020版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日本东丽、英国BP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落户;从获批到今年7月,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88家,实际使用外资14.4亿美元,占全省的9.9%。二是贸易更加便利。优化过境贸易操作流程,青岛港中转作业时间缩减60%,日韩过境货物港口端操作费用降低80%;完成国内首票舱单状态下无需报关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首创海铁联运货物“全程提单”模式,实现“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上半年实现全程联运提单出口4204标箱、进口3217标箱。从获批到今年7月,山东自贸试验区完成进出口2209亿元,占全省的11.8%。三是金融持续创新。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今年1-7月浪潮、重汽等4家公司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收付金额17.5亿元。德国安顾集团8.82亿元战略投资泰山保险,烟台片区引入2家外资银行。青岛片区落地全省首家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企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82亿元。     

营商环境更趋优化。加快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向高层次人才核发“山东惠才卡”,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济南片区“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审批模式改革,使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青岛片区规范政府投资类和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全流程时间控制在80个工作日以内,比全省、青岛市分别压缩20和5个工作日。烟台片区首创投资建设项目“四书合一、三一审批”制度,审批时间压缩3/4,支出费用减少60%。     

差异化探索凸显成效。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差异化探索任务。一年来,围绕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青岛、烟台片区强化在海工装备、海洋生物种质、涉海金融服务等领域先行先试。海工装备方面,青岛片区创新研发10项自动化码头技术,其中8项为全球首创,创造了每小时44.6自然箱的世界纪录。海洋种业资源方面,烟台片区建设了现代化海洋种业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打造“从一粒鱼卵、一套装备到一条完整产业链”支撑种业发展的山东模式。     

青岛片区全国首创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实现“一次办理,全年许可”,样本检疫审批周期由20天缩短至2天。涉海金融服务方面,烟台片区首创海洋牧场平台确权机制和融资风险评判标准体系,创新推出了“深海网箱箱体及设备抵押”、“海水养殖天气指数保险”。围绕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山东对日韩优势,重点在国际合作园区、便利化通关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济南中日国际医疗科技园、青岛日本“国际客厅”落地运行,烟台中韩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青岛海关、济南海关与韩国釜山海关签订备忘录,相互给予AEO企业通关便利措施。建立“前置检测、结果互认”检验模式,已有259批输往韩国的食品农产品直接通关;创新“电讯申报、无疫通行”监管模式,通关时间缩短至15分钟。   

另外,张德平还向记者们介绍了首批山东省复制推广案例情况。自贸试验区紧扣企业需求,择优选定首批36项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贸易转型升级案例11项、营商环境案例9项、海洋经济案例7项、创新驱动发展案例5项、金融创新案例4项。本次公布的案例突出了首创性、时效性和集成性。据悉,本次公布的36项案例均为国内或省内首创举措,有的已经上升到制度层面。济南片区提出的人力资本服务业,被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全国首次出台《人力资本价值出资管理办法》,已有15家企业进行登记,人力资本价值出资额度2亿元。在时效性方面,围绕解决市场主体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开展创新探索,企业获得感进一步增强。青岛片区创新开展保税原油混兑、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进口棉花“集成查检、分次出区”,吸引世界原油巨头在山东投资布局,提升国际铁矿定价影响力,助力青岛打造世界棉花交易中心。烟台片区创新进口测试车辆监管模式,今年1-7月韩国现代汽车研发中心进口测试用车辆增长50%。创新进口散装葡萄酒保税加工模式,今年1-7月散装葡萄酒进口量增长32%。在集成性方面,36项案例多为顶层设计,有的已形成系统集成创新模式,济南片区在全国率先建立“数字保险箱”,已为一万余家企业和两万多个人建立数字保险箱。青岛片区创新“进口大宗商品智慧鉴定监管模式”,将重量鉴定、抽查验证、机构日常监管、第三方采信监管等4项职能集成优化,大幅度提高海关监管效能。   

据了解,下一步,山东省商务厅将加快推进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对已实施的注重总结提炼,争取形成制度成果;对未实施的加大攻坚力度,争取尽快落地。落实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建立前沿新兴产业市场准入和事中事后管理规则标准,将新金融、新贸易、新科技的管理职能赋予自贸试验区。主动融入“双循环”,以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优质要素集聚,带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以制度的集成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外,围绕国家赋予山东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鼓励三个片区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在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为国家探索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五是支持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等功能区联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政策互惠、资源共享、互相促进。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市泰山区发改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日照岚山发改局:多维发力,保障招投标环境风清气正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海洋处党支部开展“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专题调研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

绿色能源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彰显泰安担当 储能之都建设驶入快车道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山东: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 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山东掌握“密码”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
济南召开2025年全市粮食工作暨价格工作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潍坊市发改委开展清明节前市场价格巡视工作
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节前青岛生猪价格趋稳
一季度淄博市肉蛋价格下跌,蔬菜价格涨跌互现
本周青岛超市海产品销量较上周略有上涨
4月1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3月山东临沭粮油价格弱势上涨,肉蛋价格降幅明显
泰安市泰山区3月份市场价格以小幅下降为主
一季度青岛市粮油副食品价格小幅波动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