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创新工作方式,多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勇、记者殷晓旭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勇于创新改革,敢于直面担当,和有关经济部门一道“跳出济宁找定位,对标先进学经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围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工业经济有序运行、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强化工业发展要素保障、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等多项举措,创新“连环招”,打出“组合拳”,立足“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力促工业经济增量提质。
聚力“三项举措”,扎实推进政策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济宁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固,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稳增长任务目标。1-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平均5.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为提振工业经济发展,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济宁市立足“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聚力“三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疏通“中阻梗”、破解“堵卡点”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聚力政策引领。在中央和省级层面一系列工业平稳经济政策部署后,市发展改革委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促进工业平稳增长 推动加快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鲁发改工业〔2022〕267号)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涉及17个部门,形成28条政策、68项具体落实措施,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夯实工业发展要素支撑,持续强化对工业经济的政策和服务供给。
二是聚力政策实施。着力构建“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制定时限—定期调度—督导落实”“全链条”工作方法,将政策落实情况列入济宁市县域经济指挥部重点督办事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采取“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的工作推进方式,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三是聚力政策见效。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入企宣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体经济优惠政策,帮助和指导企业充分用好、用活、用足各项扶持政策,向企业和社会传递积极信号,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各方信心。
拓宽“三条路径”,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拓宽项目拉动投资路径,加快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争取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省“十四五”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更是对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市发展改革委高点定位、统揽全局,积极谋划、靠上服务,全力以赴、对上争取,不怕苦、不畏难、不退缩,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坚信“不平凡的业绩”一定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陪同市领导、会同县市区和相关指挥部负责人高频次赴省沟通衔接,全过程跟踪项目申报,最终使济宁市“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链”和“荣信煤化氢能产业基地”2个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四五”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清单,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91亿元,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将超过2600亿元,利税超过200亿元,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就业4万余人,不仅能够为济宁市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够对济宁市“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性作用。2022年济宁市158个省级重点项目8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411.7亿元,投资完成率103.6%。开工率、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均列全省第1位。265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79.9 %,超出时间进度13.2个百分点。
深入推动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拓宽工业技改提级路径,加快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十百千”技改工程,梳理1000个以上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按月督导开工、竣工情况,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帮助企业打通堵点难点,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做大投资增量。110个省技改项目、10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均提前完成投资任务;27个项目纳入省“技改专项贷”项目库,数量居全省第1。
拓宽先进制造发展路径,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重大专项,推荐149个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入选数量全省第三;推荐天意机械“装配式建筑装备制造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全国2021年度物联网示范项目,入选数量全省第三;推荐山东奔腾漆业、天河科技等7家企业成功入选2022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入选数量全省并列第三;推荐10个项目申报2022年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6个项目成功入围,入选数量全省第四。
实施“四大行动”,强化工业发展要素支撑
实施企业培育行动,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启动“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年度培育计划,按照国家、省、市三级,对企业进行梯次培育。2022年,济宁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1家,数量居全省第四位;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5家“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000万元,数量及金额均居全省第一位;新培育新增省级瞪羚企业2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2家。
实施稳定外贸行动,促进外资外贸稳定增长。制定济宁市《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先行先试汇率避险担保试点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推动外贸稳定发展;积极抢抓RCEP机遇,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了2022大阪国际机械要素展览会、山东机电产品云展会等20多个线上线下展会。今年1-8月份,对RCEP签署国进出口增长42%。
实施用地保障行动,创新发展要素保障。起草《关于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中期评估的通知》,研究修改完善标准地制度体系,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凡申请使用新增指标一律采取“标准地”出让,报批时附带政府(管委会)“标准地”使用协议,逐月调度通报“标准地”进展。2022年,全市141宗4073亩工业用地采取“标准地”出让、面积占比100%。
实施银企对接行动,发挥金融工具效能。为拉动有效投资,市发展改革委积极申报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备选项目,70个产业领域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选项目清单,预计将为总投资39.8亿元的多个项目提供贷款贴息;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64.18亿元,共谋划储备专项债券项目833个、将带动项目投资5173.1亿元。精准推进重要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424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选项目清单,预计为企业提供贷款120亿元。
“若问何花开不败,勇毅前行创佳绩。”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将立足自身工作职能,继续保持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松劲,不惧艰难困苦,“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和有关经济部门共同扛牢“工业立市、产业兴市”的旗帜,努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