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济宁:创新工作方式,多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勇、记者殷晓旭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勇于创新改革,敢于直面担当,和有关经济部门一道“跳出济宁找定位,对标先进学经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围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工业经济有序运行、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强化工业发展要素保障、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等多项举措,创新“连环招”,打出“组合拳”,立足“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力促工业经济增量提质。

聚力“三项举措”,扎实推进政策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济宁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固,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稳增长任务目标。1-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平均5.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为提振工业经济发展,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济宁市立足“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聚力“三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疏通“中阻梗”、破解“堵卡点”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聚力政策引领。在中央和省级层面一系列工业平稳经济政策部署后,市发展改革委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促进工业平稳增长 推动加快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鲁发改工业〔2022〕267号)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涉及17个部门,形成28条政策、68项具体落实措施,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夯实工业发展要素支撑,持续强化对工业经济的政策和服务供给。

二是聚力政策实施。着力构建“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制定时限—定期调度—督导落实”“全链条”工作方法,将政策落实情况列入济宁市县域经济指挥部重点督办事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采取“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的工作推进方式,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三是聚力政策见效。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入企宣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体经济优惠政策,帮助和指导企业充分用好、用活、用足各项扶持政策,向企业和社会传递积极信号,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各方信心。

拓宽“三条路径”,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拓宽项目拉动投资路径,加快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争取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省“十四五”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更是对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市发展改革委高点定位、统揽全局,积极谋划、靠上服务,全力以赴、对上争取,不怕苦、不畏难、不退缩,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坚信“不平凡的业绩”一定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陪同市领导、会同县市区和相关指挥部负责人高频次赴省沟通衔接,全过程跟踪项目申报,最终使济宁市“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链”和“荣信煤化氢能产业基地”2个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四五”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清单,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91亿元,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将超过2600亿元,利税超过200亿元,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就业4万余人,不仅能够为济宁市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够对济宁市“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性作用。2022年济宁市158个省级重点项目8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411.7亿元,投资完成率103.6%。开工率、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均列全省第1位。265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79.9 %,超出时间进度13.2个百分点。

深入推动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拓宽工业技改提级路径,加快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十百千”技改工程,梳理1000个以上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按月督导开工、竣工情况,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帮助企业打通堵点难点,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做大投资增量。110个省技改项目、10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均提前完成投资任务;27个项目纳入省“技改专项贷”项目库,数量居全省第1。

拓宽先进制造发展路径,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重大专项,推荐149个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入选数量全省第三;推荐天意机械“装配式建筑装备制造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全国2021年度物联网示范项目,入选数量全省第三;推荐山东奔腾漆业、天河科技等7家企业成功入选2022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入选数量全省并列第三;推荐10个项目申报2022年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6个项目成功入围,入选数量全省第四。

实施“四大行动”,强化工业发展要素支撑

实施企业培育行动,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启动“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年度培育计划,按照国家、省、市三级,对企业进行梯次培育。2022年,济宁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1家,数量居全省第四位;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5家“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000万元,数量及金额均居全省第一位;新培育新增省级瞪羚企业2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2家。

实施稳定外贸行动,促进外资外贸稳定增长。制定济宁市《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先行先试汇率避险担保试点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推动外贸稳定发展;积极抢抓RCEP机遇,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了2022大阪国际机械要素展览会、山东机电产品云展会等20多个线上线下展会。今年1-8月份,对RCEP签署国进出口增长42%。

实施用地保障行动,创新发展要素保障。起草《关于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中期评估的通知》,研究修改完善标准地制度体系,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凡申请使用新增指标一律采取“标准地”出让,报批时附带政府(管委会)“标准地”使用协议,逐月调度通报“标准地”进展。2022年,全市141宗4073亩工业用地采取“标准地”出让、面积占比100%。

实施银企对接行动,发挥金融工具效能。为拉动有效投资,市发展改革委积极申报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备选项目,70个产业领域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选项目清单,预计将为总投资39.8亿元的多个项目提供贷款贴息;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64.18亿元,共谋划储备专项债券项目833个、将带动项目投资5173.1亿元。精准推进重要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424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选项目清单,预计为企业提供贷款120亿元。

“若问何花开不败,勇毅前行创佳绩。”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将立足自身工作职能,继续保持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松劲,不惧艰难困苦,“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和有关经济部门共同扛牢“工业立市、产业兴市”的旗帜,努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5月15日枣庄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行情稳定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生猪价格止跌上涨(5.10-5.16)
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开展2025青岛春季国际车展价格监测工作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60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