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凝聚科技力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丁成防、记者殷晓旭报道 山东省宁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大改革攻坚力度,通过抓主体培育、科技服务、人才合作,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效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新增全市首家省技术创新中心,首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
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创新群体规模
畅通企业科技转型道路。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宣传,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针对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答疑解惑,特别是对申报过程中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一对一全程跟踪和业务指导,提升企业申报成功率。
构建企业培育成长高地。以“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培育路径,筛选研发能力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进入企业培育库,根据入库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精准对接,分层辅导,引导中小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加快发展,逐步实现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今年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批72家,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批共21家,年底有望突破50家。
激活企业科创资金活力。联合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形成了常态化“科技-企业-金融”对接机制,为全县企业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金融资本更多流向“有技术、有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新兴产业企业,聚焦“高精尖缺”科技成果转化和“自立自强”产业研发项目,为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全县产业加快提质培优、做精做强。目前,已为13家企业发放贷款金额13290万元。
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服务质量升级
推行“一站式”科技服务模式。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理念,精准服务企业,当好科技“店小二”。建立走访企业全覆盖、服务企业全流程、材料把关全方位的“三全”工作法,逐步构建起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企业服务体系。主动与企业对接,深入调研,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归集及账目设置,提高科研活动管理水平,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为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即时化”对上争取机制。围绕省委提出的“十大创新”,研究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政策,找准争取的重点、方向和切入点,引导企业向上级重点支持的产业上靠拢,加强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项目的培植、储备和策划包装,做到培植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今年以来,共对上争取到位科技创新类资金1028万元。先后帮助腾飞机电、碧蓝生物等企业争取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336万元;为金沂铝业、泰乐源等企业争取省市中小微企业升高企财政补助112万;碧蓝生物、巴夫巴夫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立项财政支持80万。新合源、明升达、塔高获得市重大专项支持94万元。
创新人才合作,激活科技供给能力
聚焦引育建机制。组织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责任部门常态化对接机制,深入挖掘外专人才资源,提供引进许可、项目申报等全流程服务。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系列人才工程人选的评选。目前,宁阳县共15家企业与中科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30余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聚焦瓶颈抓攻坚。立足宁阳县产业优势,聚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0个产业链,策划开展“百名专家宁阳行”活动,先后邀请中国农大王琦教授、山东省农科院王兆华教授、临沂大学王梁教授等省内外知名专家来宁阳县指导农高区建设,全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中国农业大学王琦教授现场指导样品试制。供图:宁阳县委宣传部
聚焦共建强合作。积极探索科创平台校企共建,组织县域各产业链主企业、科技型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国家、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实训基地等,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攻关。促成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宁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山东大学—泰安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活动上,签署“公共卫生校外实践和研究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积极促成县教育和体育局与齐鲁工业大学合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有效推动职业教育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