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进度基本符合预期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见习记者 苏婷 记者从12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泰安市“‘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泰安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进度基本符合预期,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2016年至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在5%以上,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以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业攻坚,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5月份实现单月由负转正,1-7月份实现整体由负转正,1-10月份增长3%,其中10月份增长13.9%,列全省第3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01.2亿元,同比下降3.2%,比上半年收窄4.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26.8%,增幅列全省第4位,比上半年提高46.6个百分点。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围绕市场主体的全面培植,坚持“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并重,打造企业梯次培植新格局。“十三五”期间,全市新认定省级瞪羚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7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31家,省级“双创基地”28家、市级“双创基地”74家,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10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5家。2019年,全市销售收入过20亿元企业16家,其中过百亿企业6家,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工业领军企业50强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高于全市平均增幅6.9个百分点。
项目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实施工业技改“双百工程”,确定实施重大技改项目145项,总投资843.3亿元;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148项,总投资245亿元。今年1-10月份,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0.6%,增幅列全省第二位。工信系统共招引过亿元项目5个,已竣工投产4个。全市20个省10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中,15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总投资110亿元的退城进园压煤搬迁技术升级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1.2亿元的泰开集团新能源箱变项目2个项目已竣工。
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强化“保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城市基础设施综合配套费、优势特色产业链条企业融资担保“名单制”等一系列政策。建立“5+2”专班推进机制,每个产业确定10个产业插旗项目,强力推动产业发展,打造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产业体系,形成了阿斯德科技为龙头的甲酸产业链,瑞星集团、农大肥业为龙头的化肥、农药产业链,正大新能源、恒信集团为龙头的焦化产业链,华鸿化工为龙头的硝基苯产业链,德州实华、岱岳制盐为龙头的盐化工产业链等等,规模效应、优势特色愈发明显。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今年6月3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泰安,这是全省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技术创新示范项目、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等为抓手,鼓励企业加速技术创新产业化步伐,全市1796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7项产品入选省政府首购创新产品名单,27项产品入选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泰安征途信息科技2项产品列入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受到国家工信部表彰,成为全省抗疫表现突出的12家人工智能企业之一。康平纳集团“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两化融合不断增速。成立市长任组长的泰安市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泰安市《5G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联络沟通、联合办公、督查通报、常态化调度等机制,各县(市、区)、功能区均成立工作机构、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上下联动,有效保障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目前,全市建成5G基站1936个,主城区和县市区核心地段初步具备5G覆盖能力;全市互联网专线接入企业超过11600家。落实“个十百”产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库,努力打造一批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16个,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6家,通过省平台上云企业1500余家。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突出重点,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民企接班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五大产业特色专题培训班”和泰安市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建立“双50强”企业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库。打造企业家个性化培训服务平台,开展“网上大练兵”活动,共推广推介网上课堂50余次,参与人员10000余人次。启动泰安市企业人才梯次培育工程试点工作,采用“1+N”政企共建,构建“企业家双场景学习云平台”,实现“大屏+小屏”双场景教学模式。扎实做好清欠工作,建立健全严防新增拖欠的长效机制,2019年,全市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5412.8万元,2020年,将剩余欠款中1215.3万元推动转化为无分歧账款,已全部清偿完毕;有分歧的392.74万元欠款尚在司法程序中,力争年底前全部协调处理完毕。全力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共评价企业664家,把抽象的概念变为直观的数据,评出“高产田”和“低洼地”,出台用电、用水、用气、用地、信贷等资源要素差异化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