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荒地变竹林 母亲河成风景区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子项目260个

荒地变竹林 母亲河成风景区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隆德

今年是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决胜之年、收官之年,也是工程为群众交上答卷的关键一年。

近3年时间里,通过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深入推进,破损山体蜕变成连片的绿洲,部分污浊断流的水系重获新生,沟壑纵横的土地改头换面成为良田……工程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显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每个泰安人心中,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得到了普遍提升。

近期,记者先后走访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多个工程现场,梳理两年多来得益于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提升耕地数量质量

全市累计新增耕地面积4432公顷

刚进10月,肥城市桃源镇的丘陵山区,大片平整的良田已可以满足大型机耕设备作业,棵棵壮硕的玉米刚刚收割完成。

放眼望去,昔日的采煤塌陷地和堆放废矿渣石的荒坡如今遍地葱茏,泛黄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令人陶醉。肥城桃园、安临站等9个街镇的丘陵山区土地整治项目,让这一片山区彻底改变了面貌。

在工程推进前,这里土地贫瘠,道路、水利等基本设施落后,农业产出率十分低下,区域生态环境令人担忧。工程的实施不仅修筑了石堰,建起了生产路、排水沟和田间便道,还将零散田地合并,让荒废、闲置的土地变成了耕地,提高了土地出产量,达到了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

“此举不但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架构优化调整,还能够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增加群众收入,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肥城市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因开采造成土地大面积塌陷变形,大大小小的水坑沼泽遍布各地,村民无法耕种。

为改善采煤塌陷地的生态环境,肥城市开展一系列土地整治活动,积极把“竹绿矿区”行动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利用竹子四季常绿、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特点,选取合适地块予以栽植,不仅有效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涵养净化了水质,也形成了多树种、层次感强的绿色屏障。治理完成后,预计改善和恢复耕地5.4万亩,发展林业用地1.2万亩,建成生态精养鱼塘0.8万亩,预计年可增加经济效益7580万元。

放眼整个自然界,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泰安市高标准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扛起政治责任,把民心所向贯穿整个工程始末,截至今年9月底,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累计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面积8757.16公顷,占总计划的96.3%;矿山生态修复面积835.29公顷,占总计划的77.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3项,完成总工程量的83.2%;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244.9平方千米,占总计划的101.4%;土地整治面积26893.20公顷,占总计划的103.9%;新增耕地面积4432.09公顷,占总计划的166.7%;新增湿地面积549.85公顷,占总计划的87.3%。工程实施不仅有效提升了泰山区域对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功能,促进了泰山区域生态文化永续发展,更让百姓收入不断增加、财源渠道日益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打通生态各要素“经脉”

优化大汶河中游支流水环境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工程实施,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植被覆盖率显著增长,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市生态环境功能逐步恢复、质量不断改善,“一山两水、两域一线”生态保护修复大格局逐步成形,“生态友好、环境美丽、功能完善、文化永续”的生命共同体雏形初现。

沿着肥城市康汇河沿岸步行,感受秋风拂面的惬意,看三五成群的白鹭在水中嬉戏,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来到河道下游,一座日产6万吨的再生水厂正在加紧施工,未来这里将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供化工园区及镇驻地企业做生产用水。

“康汇河是肥城的母亲河,为了保护该流域的生态环境,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改善流域人居环境,我们对康汇河21公里河道进行生态整治,建设修复表流湿地800亩,同时在两岸河堤铺设沥青路面、栽植柳树,岸坡栽植护坡植物。”市生态环境局肥城分局党组副书记宿广毅告诉记者,康汇河工程是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建设“插红旗”项目,按照“治、用、保”思路改善水环境,让康汇河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越加丰富,这里逐渐成为了鸟类特别是迁徙候鸟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更重要的是,对康汇河21公里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保护,不仅让沿线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还让污水尾水得到了综合利用,有效缓解了地下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大汶河中游支流——天平河、岔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现场,记者看到河道沿线大型机械正在加紧施工,同时,河道边的古树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次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截污清淤、引水蓄水等,都是城市河道治理的关键所在,通过这些工程,让净化后达标的水放心汇入大汶河。”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重点市政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天平河、岔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将通过清淤疏浚、河道两侧堤防改造等综合治理措施,让大汶河中游支流水环境得到彻底治理优化。

截至9月底

29个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工

泰山为骨、碧水为魂。泰安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从来都是山水相依、协调发展。自被确定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地区以来,泰安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施,各项工作都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9月底,全市已完工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29个、子项目260个。

在泰肥一级公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治理项目现场,绵延几公里的山体作业面上,挖掘机、洒水车、雾炮机等数十台大型机械正加紧施工,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这里的几座山体已有30多年开采历史,到处高低不平,施工机械无从作业,因此项目施工难度很大。我们把施工现场当作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实践载体,比质量赛进度,现已基本完成任务。”泰肥一级公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治理项目经理李爱卫告诉记者,整个山体修复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减少泰肥一级公路及省道330线两侧裸岩荒山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大大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森林防火等综合防控能力。

转眼间,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工作已近3年,泰安全域的变化有目共睹。工程快步推进,对我市及全省乃至华北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环境质量改善将起到重大而积极的作用,为打造出“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基础支撑,有利于解决泰山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增强泰山大生态带调节区域气候的能力。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近期淄博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弱势运行态势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