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丰农稳大地铺“金” 节水稻丰收助力农户增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收获的季节里,泰汶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坚定有力。本报即日起开设“庆丰收 迎小康”栏目,集中展示全市“三农”领域改革发展的亮点和经验。
本报10月2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郑凯 通讯员 陈旭)稻田飘香,金谷归仓。今年,肥城市汶阳镇的节水稻喜获丰收,金灿灿的稻谷不仅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也成为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新亮点。
收获时节,汶阳镇浊前村节水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茎秆,金色的稻浪此起彼伏,阵阵稻香扑面而来。一台台水稻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不停地“吞入”承载着希望的稻穗,随之“吐出”的稻谷被装车运走,捆扎后的秸秆被整齐地码放在地里。“今年作物的长势还不错,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收割机驾驶员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确保颗粒归仓。”浊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同杰说。
据介绍,相比传统水稻,节水稻的节水优势明显,产量超过旱稻,稻米品质不逊于水稻,综合收益高于传统农作物。节水稻被大面积种植后,农户除了能获得流转土地的租金外,还能到就近的种植基地打工,可谓“一地生多金”。目前,除了主要种植区浊前村,汶阳镇在全镇积极推广节水稻种植技术,有力推动了当地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工作。
据了解,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汶阳镇还积极打造节水稻全产业链,做大做强节水稻产业,努力将其培育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