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脱贫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五年脱贫攻坚战,一锤定音在收官。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记者从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全面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开展防贫监测 统筹推进“战疫”“战贫”
据了解,全市464个省市级贫困村和14.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退出。按照“四不摘”的要求,目前全市还有45693户、88072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294户、840名即时帮扶人口。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聚焦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坚持不懈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贫困户收入减少,为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两促进、两必胜”,市扶贫办高位推进,3月上旬,全市1170名驻村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当好疫情防控值守员、政策宣传员、特殊群体关照员、生活物资保供员。市扶贫办还为513名县乡扶贫干部每人投保了15万元新冠肺炎和意外伤害保险,为各级驻村扶贫干部每人购买了20万元的传染病救助责任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统筹推进“战疫”“战贫”,市扶贫办还制定了《关于做好贫困群众疫情防控期间集中走访的紧急通知》,及时掌握贫困人口吃饭、穿衣、饮水等基本生活状况,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对自身防控能力较弱的贫困家庭,组织镇村干部进行重点消毒清洁,帮助做好个人防护,累计为贫困群众发放口罩等防护装备107212个,医用酒精10033升,消毒液34437升,体温计6359个,消杀设备2885个。对老弱病残特困群体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电话、视频访问等形式了解身体状况,利用入村防疫机会送医送药上门,累计为贫困群众捐款38万余元、捐赠生活物资180万元。制定《泰安市关于建立相对贫困人口即时帮扶和脱贫监测机制的实施细则》,全面开展防贫监测,对可能因疫因病等返贫或致贫的困难群众,凡是符合即时帮扶条件的,及时纳入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或产生新的贫困。
推进项目建设 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亓家滩村位于泰山区省庄镇北部山区,村内原生态保存良好,但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由于山林面积大,亓家滩村的野生艾草资源丰富。2016年,亓家滩村结合本村自然优势,投资44万元建设了绘画写生培训基地项目;2017年8月,亓家滩村又开发建设完成艾条加工车间。两个扶贫项目的开展,2016年以来连续为贫困户分红累计达11.53万元,贫困人口每人每年能获得项目分红2000余元,提高了贫困户收入,也带动了其他经济的发展。闭塞的小山村有了人气,本村种植的农产品销量增加,也为村民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记者了解到,为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建设,2020年市县两级持续加大财政扶贫力度,共落实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472万元,及时公开扶贫资金安排分配情况,确保公告公示内容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扶贫小额信贷2557万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0.4亿元,帮扶贫困人口28641人次。此外,还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项目库、专家评审委员会和精准扶贫理事会的作用,提高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网上审批、视频会议等手段,统筹做好建设筹备工作,今年新建的203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基本完工。对已建成产业扶贫项目,市扶贫办进行了全面排查,抽调县乡专业人员,对照《产业扶贫项目检查指引》的要求,对所有项目集中时间、集中会诊、集中整改,确保项目运行管理规范、持续发挥效益。
东平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 “三大工程”也全面完成建设,迁建社区29个,总建筑面积414万平方米,安置群众9.2万人。同时完善了设施配套、产业就业、社区治理等工作,既安居又乐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前所有社区建设完成,年底前全部搬迁入住。
推进复工复产 精准帮扶为贫困群众牵线搭桥
岱岳区道朗镇东西门村朱士武一家在2016年底前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家七口人,两个儿子加上妻子三口残疾,朱士武还常年患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无固定收入来源。嫁出去的朱传燕只好回来撑起这个家。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岱岳区、道朗镇两级扶贫办了解到朱士武家的贫困状况,决定采取因户施策,实施精准扶贫,达到长久脱贫。经过多次走访、考察、研究、分析,发现养殖肉鸽对这家人是最好的帮扶项目。经过努力,扶贫办帮助朱士武家联系到蓝天鸽业有限公司,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实行产、供、销、饲料一条龙服务,镇扶贫办还为其提供了 6 万元扶贫启动资金。经过精准扶贫,目前朱士武一家已经脱贫,仅肉鸽养殖一项年收入达到 2 万元以上,加上山上板栗核桃的收入,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已经有了保障。
朱士武一家的脱贫仅仅是泰安市精准扶贫见成效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做好精准帮扶,市扶贫办加大了就业帮扶力度,根据贫困人口劳动力状况、就业意向等信息和“库存”用工企业、新企业用工信息,积极组织网上“春风行动”“招聘服务月”等大型招聘活动,及时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贫困群众牵线搭桥,截至目前已外出务工贫困人口21081人,比去年增长2876人,其中县内务工16820人、县外省内务工3242人、省外务工1019人。此外还积极开发环卫保洁、防疫消杀、排查巡查、卡点值守等公益岗位,安置2464名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为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市扶贫办采取“点对点”敲门服务模式,“面对面”摸实情,帮助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减负、稳岗、扩就业”。目前,全市22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50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生产经营稳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0413人,其中贫困人口377人。开设了我市首个消费扶贫网店“京东商场泰安扶贫馆”,目前上线销售消费扶贫产品500余种,累计销售额11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00余人。
深入开展消费扶贫,举办“泰安市消费扶贫农特产品推介会”,组织县乡村积极参与“微爱助农计划”山东省电商活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代言农产品新媒体直播”等,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收入。截至目前全市消费扶贫产品销售总额达3.15亿元。
聚焦薄弱环节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党对人民作出的承诺,为不落一人不漏一户,市扶贫办全面推进政策落实,做好教育扶贫,今年以来,免除高中段学杂费148万元,发放春季学期各类助学金650万元,受益学生7401人;为2247名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发放2020年度春季雨露计划补助资金344.7万元。
在健康扶贫方面,完善特惠保险一站式结算体系,形成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医疗再救助”的住院六重保障和门诊慢性大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三险叠加。在市县扶贫部门接入医保系统专线,与医保和医疗机构结算系统联网,随时掌握贫困群众医疗支出信息。在危房改造方面,对4.6万户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住房安全等级逐一进行鉴定,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逐户落实改造计划, C级D级危房5月底前已全部完成改造,确保贫困群众住有安居。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市扶贫办完善提升即时帮扶机制,加强与民政、卫健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筛查预警,强化特殊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的动态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或新致贫,从源头筑起贫困发生的“截流闸”,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由“两不愁”为“永不愁”、“三保障”为“常保障”。
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市扶贫办将加强干部特别是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任职村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理论素养、专业知识、能力水平,并继续深入开展遍访行动,转变作风,重心下移,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沉到镇村一线,作先锋、当表率,推动扶贫政策在基层落实、攻坚问题在基层解决、干部作风在基层转变,让扶贫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以优异成绩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