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济宁金乡马庙供销社:发展新型基层供销社 助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自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以来,金乡县马庙供销社积极开展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发展农产品基地、创办村级供销社四个阶段的工作,在每个阶段,将基层供销社发展和开展行业扶贫相结合,助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订单式农业助发展

2014年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之前,马庙供销社有土地7宗33亩、13个基层网点、4名行管留守人员,以农资经营、生活资料供应为主开展为农服务业务。综合改革试点以来,马庙供销社按照上级社的发展定位和业务指导,确定了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供销社经营服务新业务的路子。2015年5月,马庙镇孟铺村组织108户村民共同发起成立金乡县孟铺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马庙供销社占股36.6%。孟铺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纯农业村,也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合作社成立之初,引导社员种植“郑黄诺2号”高产优质玉米320亩,与厂家签订订单回收合同。合作社统一管理,实行供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割、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以协议的形式事先约定回收价,如果回收时市场价高于协议价,则以高于市场价5分钱的价格收购社员玉米,当年合作社社员亩均节支增收230元,其中:种子15元、肥料90元、播种30元、飞防10元、收获10元、回收75元。2016年,邻近村的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当年合作社种植面积增加到3000亩。合作社推动的订单种植、以销定产模式,不仅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也让孟铺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破壳,通过推广土地托管服务,在种子、肥料供应环节组织集中采购、在管理服务环节组织村民统一接受合作社的服务,村集体能够获得2-3万元的提成,改变了一穷二白的状况。

建设为农服务中心

科技化服务助节支

随着合作社服务规模的扩大,在农资直供、农机作业、晾晒收储等服务环节上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日益凸显,通过建设为农服务中心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投资较大,马庙供销社当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决定以金乡县孟铺玉米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进行建设运营。2015年,争取省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扶持资金5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20万元,建设了马庙为农服务中心一期项目,改造占地5.6亩的废弃蒜干厂,新上智能配肥生产线1条,建成生产车间及粮食储存仓库3000平方米,购置农业机械20台、农资配送车及技术服务车9辆、无人机3架。随着服务承载需求的增加,为农服务中心急需完善提升,2018年,积极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总社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8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341万元,实施了二期扩建项目,建设钢结构车间2680㎡,为农服务综合楼1325㎡,安装智能配肥设备3套、农机作业设备70台套、无人植保机12架。这样,一个总占地21亩、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供销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起来,具备了提供“耕、种、管、防、收”一站式、系列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能力。

目前,服务中心主要针对大蒜、辣椒、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提供深翻、深松、秸秆还田、种肥同播、宽幅精播等田间作业服务,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量增效新技术服务、无人机植保服务,以及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服务中心重点在配方施肥环节,减少农民生产投入超过200万元;2018年开展种肥同播、宽幅精播、秸秆还田作业面积1.2万亩,统防统治作业面积1.56万亩;2018年服务中心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万亩,实现销售收入875万元,利润15.75万元。

2016年,马庙肖楼为农服务中心按照金乡县供销社部署,积极参与供销社行业扶贫,认领帮扶马庙镇的14户贫困户,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户入社,免费提供玉米种、控释肥料,免费播种,免费打药,上门回收粮食服务。2017年服务中心纳入帮扶范围的贫困户增加至104户195人,主要采取种子肥料成本价供应,免费进行种肥同播,成本价飞防服务的方式进行帮扶。2018年,服务中心“主动接单”,与镇政府签订三年帮扶协议,将全镇587户、1094名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全部纳入帮扶范围,实现全镇67个行政村供销社行业扶贫全覆盖。与67个村委会签订帮扶协议,以村为单位建立贫困户帮扶档案,发放社员证、精准扶贫卡,实行“一户一证一卡一档案”,实施“一飞一配”式帮扶贫困户,即:针对贫困户,无人机飞防时免收服务费,秋季对每个贫困户免费发放精准扶贫专供配方肥,总计为全镇贫困户节省生产成本19.69万元。为农服务中心服务大厅专设贫困户窗口,贫困户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可享受低于市场价的优惠。同时,积极创建马庙镇精准扶贫爱心基地、金乡县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建立供销社扶贫就业车间,吸纳6名残疾人上岗就业,月工资收入不低于2000元。

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榛子林产业助振兴

2018年初,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马庙供销社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更高站位,联合山东农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整合白河河堤闲置土地,与沿河4个村共同发展榛子林基地村集体经济项目。榛子林基地一期建设,在白河堤滩发展榛子林700余亩,种植榛苗7万多棵,盛果期预计亩产500多斤,产值1万余元。今年10月,将再种植300亩,到明年3月份,共计完成1600亩的预期目标。

该项目由党委政府引导、供销社牵头,采取“供销社+村委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助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基地已吸纳41户86名贫困群众到基地从事苗期管理,每年每人务工收入可达2000余元。榛子树属于乔木科,根系发达,且根系生长呈放射状平移生长,对于河滩防止水土流失具有很大作用。小榛子、大产业,榛子林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扶贫效益的多赢。

创办村级供销合作社

延伸服务助“双增”

2019年6月中旬,济宁市供销社组织学习考察贵州的“服务三农,一切为了社员”,安徽的“组织到村、合作到户、创新发展、服务三农”村级供销合作社发展新理念。7月初,金乡县召开全县乡村振兴推进会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县乡村三级推进会议,提出以“党支部+村级供销合作社”方式,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搭台助力乡村振兴,破解集体经济空壳和薄弱的难题。在金乡县供销社和马庙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金乡县孟铺玉米专业合作社与全镇67个行政村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共同建设村级供销合作社,试点先行、全面推进,力争三年内实现覆盖90%以上的村,村集体常年稳定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实现“双增”目标。目前,马庙镇已组建村级供销社7家。杨楼、玉皇庙、汤庄、李海、大程楼、卓庙6处村级供销合作社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资供应业务,均为村集体带来一万余元的经济收入。

孟铺村供销合作社年初购买植保无人机两架,用于开展农作物统防统治工作,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经济收入,同时开展农资供应业务,为村集体增加6万元经济收入。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临沂兰山区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鸡蛋涨蔬菜水果跌(5.12-5.19)
临沂商城价格总指数为103.38点,环比下跌0.10点(5月15日—5月21日)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鸡蛋价格略有上涨(5.17-5.23)
与上周相比,山东沂源蔬菜和水果价格下跌明显
滨州:肉蛋菜价格以稳为主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23)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济南调研超市重要消费品价格自动采集工作
本周青岛海产品价格基本平稳,超市销量较上周略有下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