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发改委:“三四五”工作法推进经济平稳发展
中国发展网 靳会东、记者殷晓旭报道 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平稳向好态势,山东省济宁市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压实职责任务、强化调度分析、做好各项保障,实行“三四五”工作法,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落实“三项机制”,压实指挥部责任
定期调度分析机制。指挥部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各工作组汇报一周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下周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每次例会前汇总各组工作情况,形成工作周报;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做好督导落实。
问题会商解决机制。指挥部牵头建立企业问题“问题收集、分析研判、会商解决、结果反馈”工作闭环。对单个部门或工作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工作组例会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随时召集会议研究。
信息化工作机制。在用好省政策信息发布和问题诉求反映平台的同时,积极发挥市新动能平台、“7712345”服务企业热线电话等信息化平台作用,畅通信息发布和问题办理,实现扁平化管理、高效化运行。截至25日,推送办理省平台问题诉求及96345热线反映问题20条,办结17条。“7712345”热线搜集咨询诉求58条,当场解答43条,推送办理15件。问题办理情况及时通过新动能平台通报。
狠抓“四项重点”,精准靶向抓好经济运行
持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水、电、气、用工等先行指标的精准分析,每周两次形成《先行指标复工指数统计分析报告》,通过先行指标运行情况精准掌握各县市区开复工和产能恢复利用情况。
持续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各工作组牵头,加快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天调度分析情况,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全力帮助企业纾解困难、复产达产。截至25日,规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和规上服务业复工率分别达到95.3%、94.4%、47.6%、78.4%。
持续加快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一手抓项目开复工, 市发改委牵头组织4个推进组,分县市区对85个省重点、省优选、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逐个到现场解决复工困难,累计开复工67个、开复工率78.8%;一手抓项目招引,2月13日举行“两高两新”产业项目网上签约仪式,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90.65亿元。采用“主会场+项目现场”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开工项目107个、总投资418.6亿元。
持续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对国家、省市出台的6个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平稳发展的惠企政策文件进行解读,逐条明确办理程序、办理单位、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编印3000册发放至各县市区、企业。在济宁新动能APP和网站、电视台、日报社等媒体开辟专栏专刊,及时发布和解读惠企政策80余条。建立市、县两级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家联系群,推送相关惠企政策信息300余条次。
强化“五项保障”,提供坚实支持
强化交通出行保障。开通通勤车272辆,服务企业客户数113家,人均运送职工7000余人次。简化农民工返岗包车通行证办理手续,截至24日共办理农民工包车证73个,运送农民工1664人。
强化消费市场保障。对重点商超和批发市场的粮油肉蛋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情况和异动情况,坚持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出动执法人员812人次,检查相关单位1560家,有力维护了消费市场平稳。
强化资金保障。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各县市区贷款余额情况日调度、日分析,截至24日,全市新增贷款余额125.82亿元,增长3.1。
强化就业保障。设立人社服务专员320余人,每人联系服务10家左右企业,通过“战疫情保复工”春风行动网络招聘等活动及时对接用工、就业需求,累计推送用工岗位信息需求14375个,达成就业意愿4479人。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累计帮助41家重点企业解决新用工678人。
强化服务保障。出台政务服务“战疫情、保民生、促发展”22 条工作措施;制定不见面审批清单,涵盖行政审批事项330项。积极开展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和帮办代办,通过网络办理行政审批事项2万件。组建法律顾问、司法援助专班,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疫情相关法律诉讼问题。向重点工业企业派驻复工复产驻厂帮扶员1800多名,“一对一”为企业精准服务、排忧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