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承前启后开新局,项目建设向新起势
中国发展网 回首2024年,济南市市中区以“项目深化年”为牵引,建立完善“2+3”项目推进建设调度机制,优化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
精准发力谋项目。新谋划储备阿吉安生物科技等各类项目346个、总投资1634.3亿元,其中新开工纳统项目61个、总投资65.4亿元。
持续发力引项目。建立完善“1+20+17+N”一体化招商联动机制,举办“百廿市中·励新同行”“京彩市中·携手同行”等系列招商活动,与山东电力、域潇集团等30余家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累计引进中国铁路济南局铁路物流中心等各类项目531个,其中“招强引优”项目30个、到位资金55亿元。
靶向发力促项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完成土地熟化3600余亩,实现出让508亩、划拨1265亩,盘活闲置土地237亩;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8510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2亿元,到位专项借款78.7亿元、城市更新贷款19.5亿元,要素供给能力全面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市中“二次创业”向新而行、全面起势的关键之年。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的主引擎、主动力。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全市“项目提升年”和“四抓四提升”工作要求,凝心聚力谋项目、抓项目,努力将更多“项目增量”变为“发展增量”。
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坚持增后劲、补短板、惠民生,把握“两重”“两新”及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精准策划包装一批优质项目。紧抓产业趋势,聚焦主导产业、前沿领域、载体建设,谋划推进一批链主牵引、链条配套、链群升级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盯城市所需,加快道路交通、城市设施、能源管网等领域强基础、补短板,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提升。紧扣群众所盼,统筹实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医疗康养、文化体育等领域社会民生项目,重点谋划一批顺民意、解民忧的好项目。力争策划储备在库项目总量350个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65%以上。
强化项目招引效能。用好一体化招商联动机制,构建全员上阵、全区协同、全域招商、全要素保障的招商格局,力争引进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其中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2个以上。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总部经济的市场号召力和资源集聚力,持续加大业务板块关联企业招引力度,吸引更多链上生态企业加速集聚,实现招商引资与产业生态能级提升的同向部署、同力推进。积极开展平台招商,利用商协会、校友会、联谊会等各种平台资源,融招商于推介,着力发展平台经济、校友经济、商会经济,吸引更多项目落地市中、投资兴业。积极开展基金招商,主动争取承接人工智能基金、数字经济发展基金等国家和省、市重大产业基金,放大“6+N”政府引导基金集群效能,发挥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等基金产品分领域、分阶段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形成投资合力。
增强项目要素保障。创建土地、资金、审批等全要素一体化配置的服务体系。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完成土地收储1410亩,推进土地征收930亩,力争实现出让供地923亩。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支持,力争获批60亿元以上。规范发展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大力发展耐心资本,用足用好五大行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夯实项目资金要素保障。完善项目供地、建设手续审批、开工、入库纳统“四个并联”审批机制,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济南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