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践行黄河战略典型案例之三:枣庄探索危险废物综合治理新路径

案例背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处置不当容易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甚至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枣庄市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多达980余家,每年产生危险废物约28万吨,如何做好危险废物综合治理工作是摆在生态环境部门面前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枣庄市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在稳步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寓管理于服务中,奏好危险废物“系统治理、严惩重处、服务发展”三部曲,助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发展。相关经验做法获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肯定。

经验做法

——坚持守正创新,奏好系统治理“主题曲”。

管教结合、融情于管。始终把普法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邀请国家、省级专家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授课,轮训学员1000余人,组织企事业单位全员观看警示教育片,以案释法、以警促学,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379家企业开展送法入企和技术帮扶活动,帮助企业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问题633个;建设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跟踪管理和风险预警,确保来源可循、去向可溯。

分类施策、有的放矢。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46类467种危险废物的基础上,确定195种进行重点风险管控,实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危险废物重点风险管控清单》。对纳入管控清单内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对评级为A级的减少检查频次、实现“无事不扰”,对评级为B级的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管理水平,对评级为C级的加强联合惩戒、倒逼责任落实。

首违免罚、柔性执法。推行“免罚、轻罚”清单,印发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结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免罚清单30项、减罚清单6项,规范疑似轻微违法行为的核实和处罚工作程序,鼓励以教促改、以改代罚,2021年以来免罚涉危险废物轻微违法行为146次,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优化提升、节能降碳。依托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深入实施危险废物减量化工程,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累计实施清洁生产企业102家,每年减少危险废物排放量32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4.6万吨,产生经济效益1.8亿元;支持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枣庄振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盛隆化工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自行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降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3000余万元。

——加强联防联控,奏好严惩重处“交响曲”。

坚持依靠群众,打好“阵地战”。发放《致全市村(居)一封信》《致全市广大居民朋友一封信》5000余份,对基层组织、基层群众进行普法宣传,介绍常见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几种情形,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违法行为,不做违法行为的参与者和旁观者,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提供问题线索,广开打击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的“直通车”,筑牢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深入实施“清废行动”,2021年以来清理处置危险废物2.3万吨。

实施有奖举报,打好“保卫战”。印发实施《枣庄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对积极举报非法倾倒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的进行重金奖励,依托“枣满意、枣解决”平台、12369环境信访平台,12369环保举报热线等,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高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其中,2022年全年兑付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48起100.9万元,兑付金额位于全省第3位。

加强行刑联动,打好“歼灭战”。深入贯彻落实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联勤联动执法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3部门联合工作办公室,明确专职人员和联络员,规范涉嫌行政拘留和涉嫌生态环境犯罪案件的移送流程,健全完善联动执法、案件移送、案件监督、案件督办四项工作制度,构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体系。

——深化政策引导,奏好服务发展“进行曲”。

用好政策法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指导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滕州瑞元香料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对危险特性不明的污泥、废盐等固体废物开展特性鉴别,鉴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3万吨,减少固体废物处置成本6000余万元;指导枣庄胜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依托高炉金属冶炼工序,利用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废金属代替部分废钢作为原料生产铸件,每年可利用15万吨,削减原料成本2亿元。

优化产业布局,合理保障市场需求。综合考虑企业服务半径、危险废物运输风险、重大传染病传播风险,在满足本地危险废物处置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2家综合处置企业和2家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设施区域共享,支持枣庄粤丰环保有限公司接收填埋枣庄中电环保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每年利用共享设施填埋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52万吨。

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发放生态环境补偿资金2590万元,支持危险废物利用企业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实施减污、降碳、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大力支持煤焦油利用行业发展,充分利用本地及周边焦化厂煤焦油资源,大力发展煤焦油深加工产业,生产粗酚、酚油、萘等原料,支撑下游染料、橡胶、医药等产业链延伸,每年可消纳煤焦油75万吨,创收35亿元。

鼓励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优势。鼓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竞争力。渤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目前正在上市辅导;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等称号,拥有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6个省级创新平台,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示范应用。

主要成效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全市124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评估合格率均达到100%,2022年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位居全省第4位。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管控成效显著,移送危险废物领域涉刑案件数量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其中2022年较2020年下降80%。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产业蓬勃发展,以煤焦油深加工为代表的煤化工领域危险废物利用产业链不断完善,全市危险废物利用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

工作启示

普法宣传是增强守法意识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积极开展送法入企、广宣有奖举报、深化警示教育,多方位多方式向涉危废企业宣传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和违法成本,提升企业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引导企业自觉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

严惩重处是守牢安全底线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行刑衔接”联动机制,保持常态化打击危险废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对外来倾倒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将违法案例传达到涉危废企业,营造露头就打的浓厚氛围,以负面案例警示企业规范管理危险废物。

政策支撑是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于枣庄市实际,深入挖掘区域行业特色和产业链需求,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大力支持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助力企业降本扩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以综合利用助推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模式新突破,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枣庄市生态环境局)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市泰山区发改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日照岚山发改局:多维发力,保障招投标环境风清气正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海洋处党支部开展“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专题调研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

绿色能源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彰显泰安担当 储能之都建设驶入快车道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山东: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 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山东掌握“密码”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
济南召开2025年全市粮食工作暨价格工作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潍坊市发改委开展清明节前市场价格巡视工作
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节前青岛生猪价格趋稳
一季度淄博市肉蛋价格下跌,蔬菜价格涨跌互现
本周青岛超市海产品销量较上周略有上涨
4月1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3月山东临沭粮油价格弱势上涨,肉蛋价格降幅明显
泰安市泰山区3月份市场价格以小幅下降为主
一季度青岛市粮油副食品价格小幅波动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