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践行黄河战略典型案例之二十五:淄川构建遗废矿山生态修复多元化新机制

案例背景

淄川区位于淄博市中部,是百年老工矿区,201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性城市。石灰石矿开发历史悠久,受各类因素影响,淄川区有石灰岩分布的区域“沟壑林立、千疮百孔”,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系统脆弱。同时,废弃矿山点多面广、边坡高耸、底部高低不平,地质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淄川区认真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探索推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1+N”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新模式,陆续关停111家矿山企业。经验做法在全国信息化推进制度创新暨“淄博实践”现场会上推介,入选省委组织部编写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攻坚教学案例”。山东省践行“两山”理论现场会、山东省地质环境修复工作现场会、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现场会等先后在淄川召开,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

经验做法

“生态修复+特色农业”模式。引导鼓励有发展生态农业意愿的种养大户出资进行修复,允许其承包治理后的矿坑或耕地,利用复垦土地发展生态农业。如罗村镇河东村张汉修承包废弃矿山、石坑和荒山,成立淄博河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石坑变良田”生态农业修复工程,发展高效富硒农业,建成了北方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富硒软籽石榴科技示范园。园区先后投资6500余万元,流转整理1100余亩废弃矿坑荒山,复垦土地140余亩,栽植软籽石榴等900余亩,植树造林200余亩,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生态修复+文化旅游”模式。对周边集聚产业、旅游等优势资源的矿山,依山建景,开展生态旅游。如寨里镇孤山村原关闭鲁川石料加工厂,引进外来投资1.3亿元,规划面积230亩,以矿坑修复为基础场景,植入潮流青年的教育、社交、创业等平台活动,旨在提供共建共赢的线下场景,支撑青年社群的创意文化社区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极限运动公园、儿童自然教育主题乐园、潮酷文化公园、星空剧场、户外露营地等,定位为国内矿坑修复游憩园代表、山东省首个潮玩主题公园、淄博市首个青年郊野公园。

“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模式。注重修复与造地造林结合,对在“三区两线”范围内,治理难度大、见效慢的,积极争取上级矿山修复治理资金4800余万元,先后完成寨里镇、洪山镇、罗村镇等96处图斑治理任务,修复治理面积1900余亩。注重修复与矿山有序开采结合,引导有证矿山发挥优势,进行开发式治理。如洪泉石料厂累计投入治理资金760万元,对寨里镇废弃关闭矿山鑫团石料厂进行生态修复,种植侧柏、黄栌、文冠果等绿化树种1.2万株,治理恢复面积170亩,形成林地110亩。卓正石料厂投资400余万元,修复治理西河镇废弃关闭矿山玉玺石料厂400余亩,引进新好农牧公司畜牧业投资建设,现已建成准备投产。

“生态修复+绿色矿山”模式。坚持“边开采边治理”,结合标准化矿山、绿色矿山创建,督促和引导持证矿山企业利用矿山修复基金,对已开采矿区进行高标准修复治理。如杨家石料厂开采损毁区域复垦耕地140亩,现已种植农作物。坚持全域“绿色矿山”创建,对7处石灰石生产矿山投入5.8亿元引进先进开采、加工、控制、环保设备和工艺,建设封闭式厂房,硬化厂区及运输道路,对开采破坏山体进行修复植绿,粉尘排放强度降低70%。目前,区内所有矿山全部创建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主要成效

深化了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绿色矿山创建等,将绿色开采、绿色加工、绿色运输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全过程,达到了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区环境生态化、矿地关系和谐化的绿色矿山目标,构建起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得到印证。

重现了优美自然环境。通过整治,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山,由“鸟无枝头栖、人无树乘凉”变成了“低头见绿荫、抬头见鸟飞”。开发整治形成整齐规范的层层梯田,消除了矿坑原有的高陡边坡,大大减少了地质灾害风险。大规模造林播绿,扬尘污染得到遏制,空气质量不断提升,为城区构筑了一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淄川区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均达到10%以上。

提供了土地后备资源。通过矿坑荒山复垦为良田,耕地资源得到补充,有效缓解土地指标紧张难题,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区占补平衡项目共完成验收并报备新增耕地2334亩,可实现指标效益约46680万元;完成增减挂钩土地626亩,可实现指标效益约28170万元;即将验收完成工矿废弃地618亩,可实现指标效益约18540万元。

完善了修复治理长效机制。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专项整治的长效治理机制。政府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指导、协调和矿山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在矿山开采方面,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提高办理采矿权登记门槛,促使矿山企业法定治理义务得以落实,长效监管、严防非法开采、违法占地破坏生态环境机制逐步完善。

工作启示

基层党委、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依靠改革也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区县、乡镇作为基层政权机关,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如果积极行动起来,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手段抓好环境保护,一定会大有作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

废弃矿山通过生态修复,能够变资源为资本,实现生态经济化。淄川区通过大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获得了经济发展亟需的土地资源。新开发的耕地转换成占补平衡指标,通过上市交易,还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淄川区2018年至今已完成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指标4098.59亩,形成市场价值约4.5亿元。这说明,开展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只要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改革的思路探索新途径、建立新机制,就可以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靠改革汇集人民群众的力量。生态环保不仅关系发展,更是关系民生,让群众参与到生态修复、治理和保护中来,农民群众得到复垦的土地,发展畜牧养殖、种植经济作物,从生态修复中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更加高涨,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持,必须加强宣传引导,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和激情,通过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和安置用地合法使用权,动员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打好这场大仗、硬仗。(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半年述职“亮”答卷,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改委运行局党支部开展“深学细悟八项规定 躬身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党课
破地域限制,优专家资源——济南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鄄城县发改局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被命名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

绿色能源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齐鲁粮油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十五五”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座谈会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烟台蓬莱:鸡蛋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7月第5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猪肉、鸡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山东蒙阴:7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3.71%
滨州市7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济宁:7月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
淄博价格指数运行分析(8-1)
青岛:本周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鸡蛋价格有所回升(7.26-8.1)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