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凝心聚力“稳投资、促增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安涛、记者尹明波报道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项目建设进度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夺回来、把工期补回来,山东省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在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前提下,立足职能、加强研判,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全力以赴稳投资、促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在推动项目建设方面,聊城市发展改革委积极贯彻落实“六稳”“六保”“三促”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主动创新,强化跟踪调度,强化要素保障,纾解项目难点堵点,利用三、四季度关键时期,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开展集中攻坚,通过建立考评机制,激发干部动力,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前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投资蓝图交给群众,把投资政策交给群众。
在项目立项时,重点聚焦群众呼声高的民生项目,坚持走好、走实群众路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特别在涉及拆迁问题上,召开多形式座谈会,走村入户上门宣传,在如何发展上与群众共商大计绘蓝图,和群众达成共识、凝聚力量,让群众看到发展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愿景,从而支持项目、配合工作,共同为项目建设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
项目建设涉及土地、水电、环境等诸多方面,聊城市发展改革委通过多种渠道把投资政策送达项目一线,确保项目单位对政策有知情权、参与权,更关键的是让项目单位主动了解政策,清清楚楚算出项目可以享受哪些发展红利,提高建设单位推动项目建设主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持续推动项目建设
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聊城市发展改革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千方百计科学引领、加强服务、强化督导。
市级领导挂帅,助推项目建设。聊城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孙爱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长萍任组长的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筛选并实施176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由市级领导牵头,实施项目负责制,科学合理制定推进方案,明确时间表、人物图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解决好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打好政策组合拳,确保高效率完成项目建设。
强化跟踪调度,纾解难点堵点。每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轮流召开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和市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座谈会,调度重点项目建设,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现场会、视频调度会议,逐个项目梳理问题,逐一分析成因,逐一研究解决办法,针对性制定预案,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通过现场办公会的方式立即研究解决,对需要协调的落实好“五个一”推进机制,跟踪解决、提速办理,争分夺秒帮助项目单位扫清“障碍”,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实行重点项目进展周通报机制,重点调度市级联系领导现场办公情况,项目手续办理、开工、完成投资等重大进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内容,并报送至各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
把握关键时期,开展攻坚行动。9月9日,聊城市召开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动员大会,筛选了省市县重点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及市“双招双引”项目共计742个作为攻坚对象,力争再新开工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总投资760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5%,力争增长7%。聊城市将通过100天的时间,补短板、强弱项,提振党员干部士气,以时间倒逼的紧迫感,以嗷嗷直叫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激发精气神,凝聚正能力,啃下最硬的骨头,突破项目建设最难的节点。
组织集中开工,建立观摩机制。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情况,2月26日聊城市通过视频联动形式,26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复工,总投资1489亿元;在5月16日全省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5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42.04亿元,年度投资116.58亿元。聊城市还在全省率先筹备上半年项目观摩等活动,共观摩65个项目,总投资471亿元,通过集中观摩,在全市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建设氛围。
加强要素保障,服务项目建设。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破解项目要素瓶颈制约,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开展“标准地”试点,改革传统土地要素分配方式,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加强用地监管,优先保障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为做好资金保障,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今年以来先后争取两批次专项债券资金,第一批73.7亿元、居全省第4位,第二批91.6亿元、居全省第3位;争取中央、省无偿资金6.3亿,用于35个项目建设,这些资金的到位,为聊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开展市级重点项目政金企对接会议,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3月26日,聊城市举行政金企重点项目对接会,共签约43个项目,总投资315.8亿元。在土地方面,提前预支近3000亩土地指标用于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保障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符合环评要求,对符合“六个百分百”等要求的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列入全市应急减排保障类项目清单,切实减少重污染天气对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影响。
建立考评机制,激发干部动力。对市级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观摩情况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对在重点项目推进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奖励。一是对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考核方面。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重点项目建设分值为20分,其中项目观摩占30分。每次对重点项目观摩结束后进行评分排名,召开总结会议,前两名作典型发言,后两名作表态发言。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的,作为加分因素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二是对市直部门考核方面。对承担建设和联系市级重点项目的市直部门进行日常和年度考核,其结果作为加分因素纳入市直机关绩效考核。
谋划项目抓储备
在持续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聊城市发展改革委特别注重“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超前谋划项目抓储备。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增长。聊城市发展改革委深刻认识到“项目谋划要立足聊城实际”,制定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谋划项目的方针,重点围绕“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两新一重、乡村振兴和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等重大战略部署要求,谋划一批符合“四新”“四化”方向的省“十强”和市“九强”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实现“利当前、增后劲、管长远”的目标。
聊城市“四个一批”项目共1089个,总投资5502.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9.44亿元。其中,“储备一批”项目132个,总投资661.2亿元,“谋划一批”项目234个,总投资1691.66亿元。
聊城市发展改革委还聚焦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综合服务设施、基层教育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家庭消费和个人消费等8大重点和方向,谋划第三批补短板项目220个,总投资突破7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