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新旧动能转换聚焦高质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尹明波、殷晓旭报道 今年以来,德州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工作,重点在12大领域实施改革攻坚,着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倍增,争取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快见成效。
明确重点,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设计上高端,全面实施“541”三年行动计划。德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实施《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召开了全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暨培训会议,坚持以打造新时代活力德州、智造名城为目标,以构建“541”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做大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医养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绿色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特色轻工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做强新基建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链条化、市场化、智能化、资本化、协同化发展,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老树发新枝,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育群”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强基”加快创新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围绕“提质”加快生产工艺流程改造,围绕“赋能”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加快产业链协同改造,围绕“生态”加快绿色安全生产改造,建立重点技改项目“全过程、清单化、节点化”管理体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传统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比如,齐河县永锋集团将传统产业注入高端技术,将以往的转炉炼钢长流程升级为高效环保的电炉炼钢短流程,钢铁冶炼流程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3小时缩短为3小时,吨钢产品附加值每吨可提高300元,各类排放减少80%,节水5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木枝繁茂,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实施“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培育行动,通过打造龙头、树立标杆、强化科技创新、支持企业上市、加强企业家素质建设,健全领导帮企、专家诊企、政策惠企、金融助企等四大行动,实现企业发展后劲、产业拉动、财政贡献三个突破。上半年,德州市新动能投资持续发力,“四新”经济投资增长4.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0.8%,增速和占比同比分别提高7.3和5.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和8.5%,增速同比分别提升28.3和4.3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提高11.1和2.4个百分点。
紧抓关键,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扩大“朋友圈”,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德州市牢固树立招商引资“首位工程”意识,围绕“541”产业规划,重点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省会经济圈等区域,加强招商引资,力促项目落地开工,1—6月份全市新开工、续建招商引资(内资)项目55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84个,增长50%。强化产业链建设组织保障,全面落实产业链长制,总链长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二级产业链链长由市级领导同志担任,每个产业建立“4个1”推进体系,推动供产业链、招商链协同发展。
扎实推进技改项目建设。下发《关于加快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复工开工建设的通知》,前期建立“日调度”制度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每日调度项目复开工及完成投资情况。疫情缓解后,建立台账,对项目按月进行管理调度,实行每月通报,随时巡查及全面现场督导制度。目前,100个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全部开复工,开复工率100%,完成年度投资88.1亿元,投资完成率46.9%。
扎实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华鲁恒升、有研集团等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对重大项目事项月调度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困难。目前,14个省重大项目、11个“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42个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均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建设。今年以来,先后集中开工了4批、签约了5批重大项目。
集聚动力,加快创新改革开放步伐
聚焦创新,打造动能转换动力主引擎。在“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方面,制定《德州市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启迪之星(德州·高创中心)和中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两家省级众创空间成功晋升“国家级”,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建设的山东省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筹)获批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达到7家,居全省第9位。在科技助企方面,强化企业创新发展,76个项目入选2020年第一批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制定科技金融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若干措施,将德州行政区域内注册,经国家认定有效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部纳入行动支持范围,与中国银行等22家银行机构签订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合作协议。上半年,全市391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7亿元。
聚焦改革,释放体制机制新活力。首先,扎实开展环节、材料、时限“三压减”。坚决做到“三个一律”: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审批材料,一律不要;凡电子证照库能共享应用的,一律不要;凡事项环节互为前置的,一律取消。目前,共计减少183个环节、446份材料、减少3575个工作日。其次,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企业开办6个事项合并为“一件事”,实现“一次网上申报、两个环节办结”,目前全市一般性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完成,较省里要求提速一倍,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上半年,全市新开办企业14926家,同比增长18%,“个转企”完成2701家。第三,规范高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建成横向覆盖26个部门、纵向贯通13个区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纳入全部74个审批事项,实现从立项到验收、从部门到中介的全覆盖,打造“跨层级网上申报、证照共享复用、部门线上审批、信用在线核验、档案自动归集”模式,1270个工程建设项目在系统中运行,数量长期保持全省前列,被省政府作为典型推广。
聚焦开放,打造外向型经济新高地。立足积极开拓外经外贸市场,德州市鼓励企业继续深耕日韩、东盟、欧盟等传统市场,开拓印度、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支持企业通过探索“线上展览”“线上推广”方式进行市场开拓,积极参与网上广交会、华交会,创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组织75家外贸企业参加了第127届网上广交会,签订意向订单约1500万美元。围绕举办对外招商重大活动,德州市充分利用“选择山东”云平台等网络平台,创新工作方式,开展网络“云招商”,先后举办了“选择山东”线上招商会•德州专场、首届境外招商网络洽谈(日本站)等重大活动,有力的宣传推介了德州。该市两次参加全省重点外资项目签约仪式,签约外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9500万美元。为实施外资企业精准帮扶,德州市实行重点外贸企业联络员、外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发放《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明白纸》,帮助企业稳住订单、复工复产,指导企业用好国家、省、市各项扶持政策,全市成立4支服务队,为68家稳外贸稳外资基本盘重点企业实行“点对点”联系服务。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0184万美元,同比增长73.52%。
夯实支撑,实施要素保障改革攻坚
做强动能转换“智囊团”,抢占科技人才制高点。一方面,优化人才制度体系。起草《关于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目前已形成送审稿,拟于近期提交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编印《支持企业人才发展政策清单》,组织县市区深入549家重点企业进行点对点宣讲,发放政策清单2800余套,今年以来,市级已兑现落实人才奖补资金3220.2万元。另一方面,加快人才智力集聚。深挖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遴选推荐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2人、省泰山学者4人,先后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20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0人、合作项目80个。此外,德州市还积极推进产才融合发展。聚焦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面向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共征集岗位计划520个、人才需求3093人,依托“人才山东”“人才德州”等平台进行发布,服务用人单位精准对接。
做强动能转换载体,打造一批专业基地园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上半年,格瑞德集团复合材料及中央空调制造产业化公共实训基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绿色化工公共实训基地成功获批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积极稳妥推进开发区改革,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完成试点改革任务,各省级开发区正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工作,德州高新区、武城开发区已剥离代管乡镇和社会事务职能;平原、庆云开发区已完成全员公开竞聘;宁津、陵城开发区全员竞聘方案已初步制定。
优化要素配置,夯实项目土地保障。出台《关于“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1+5”工作机制,成立了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专班、规划保障专班、土地征收专班、土地供应专班、不动产办理专班五个工作专班,重点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存在的规划空间、规划选址、土地征收、土地供应、规划审批、不动产办理等问题。上半年,全市共立项批复拆旧项目33个,拆旧安置项目8个;共验收拆旧及拆旧安置项目22个,其中复垦农用地面积3336.7亩,其中耕地面积3253.8亩,安置区面积341.9亩,安置区占用农用地面积149.4亩,结余建新指标3187.3亩。
聚焦实体经济金融堵点,多资并用强化资金保障。出台《德州市强化金融支持企业复工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续贷、延期、降息等金融支持政策,全市累计为1688户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业务,涉及贷款金额58.08亿元。为精准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德州市组成13个督导调研组对规上企业逐家调研,建立融资需求台账,逐企落实销号,上半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142家台账内企业提供续贷倒贷服务,金额46.1亿元;为129家台账内企业新增贷款13.81亿元;遴选335名金融辅导员对全市1713家企业开展进企辅导,为416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84.85亿元。同时,加大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力度,疫情期间德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企业融资4.58亿元,平均担保费率1.34%,同比降幅达39.91%;市、县两级设立应急转贷资金11.8亿元,帮助72家企业续贷周转142笔、金额2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