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数据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导语:2019年1月1日,国家标准《信息技术服务—治理第5部分:数据治理规范》(GB/T 34960.5-2018)(以下简称为“《规范》”)正式投入实施。《规范》提出了数据治理的总则和框架,规定了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数据治理环境、数据治理域及数据治理过程的要求,对数据治理的体系建立、实施落地、评估评价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数据治理环境”这一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却又弥散在数据治理工作方方面面的概念得到了相对完整的阐释。数据治理环境是什么?它对数据治理工作的实施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躬耕数据治理行业17年,中翰已将搭建适宜数据治理实施的企业环境作为工作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图1所示,《规定》将“数据治理环境”放在数据治理整体框架的支柱位置,并将其划分为“内外部环境”和“促成因素”两部分,分别加以阐释。
一、内外部环境
《规定》对第一部分:“内外部环境”作出的总体解释为:“组织应分析业务、市场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支撑数据治理的实施”,即数据治理工作的启动实施可在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限制下得到触发,且应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应为数据治理的实施落地提供支持。
(一)决定实施数据治理的契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内外部发生的变化可视为企业开展数据治理工作的契机,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
1、外驱力:“遵循法律法规、行业监管和内部管控,满足数据风险控制、数据安全和隐私的要求”。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大行其道,相关部门对企业数据安全、风险的监管政策也逐步收紧。国家和行业在近几年陆续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数据安全问题已上升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在如此压力下,企业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2、内驱力:“遵从组织的业务战略和数据战略,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
一方面,数据治理工作的实施应顺从企业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尊重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数据治理也是在企业战略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产物。企业发现数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业务发展,或恰逢企业开展顶层设计架构/实施大型业务系统……此类情况都是数据治理实施启动的契机。
(二)支撑数据治理的实施与发展
为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数据治理工作势在必行;反过来,为了帮助数据治理工作更好地适应“一方水土”,谋求长远发展,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1、外部发展:“识别并评估市场发展、竞争地位和技术变革等变化。”
企业可通过观察市场上数据治理技术的变革发展,挑选能够对企业内外环境适应良好的厂商,或对已有的数据治理体系进行改良。
2、内部支持:“规划并满足数据治理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员、经费和基础设施等。”
通过以上举措,企业可使得数据治理更好地适应企业内部环境,有效减少数据治理实施的滞涩。
二、促成因素
《规定》对“数据治理环境”第二部分“促成因素”作出的总体解释为:“组织应识别数据治理的促成因素,保障数据治理的实施。”即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趋势,采取多种措施/机制促成数据治理项目的正式启动或保障数据治理的持久发展。《规定》所给出的必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支撑数据战略的组织机构和组织机制,明确相关的实施原则和策略
要做好企业数据治理项目,应合理搭建项目团队、选择治理工具及厂商。在组织机构明确的前提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机制和策略,促成数据治理工作的有序实施,如设置培训学习、绩效考核、规范标准等方面的机制。
2、明确决策与实施机构,设立岗位并明确角色,确保责任权利的一致
明确岗位角色、认定数据权责,是数据治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岗责确定后,企业数据治理项目实施小组的效率和执行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建立运转良好的数据治理体系打下基础。
3、建立相关的授权、决策和沟通机制,保证利益相关方理解、接受相应的职责和权利
企业内部的数据利益相关方可分为数据所有者、数据生产者、数据管理者、数据使用者等角色。可根据各角色与数据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流程和机制,保证各角色之间授权、决策与沟通的顺畅运转。
4、实施决策、执行、控制和监督等职能,评估运行绩效并持续改进和优化
数据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数据治理项目的结束也标志着企业独立进行数据治理工作的开始。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业务的发展,数据治理体系本身必然应随之革新发展。为了保证企业数据治理体系能够不断改进优化、始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定期对数据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考核和监控等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山东中翰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