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

我国工业互联网经过3年起步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加速推进,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效应显著增强。目前,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标识注册总量已突破54亿,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设施已达4000多万台。

在近日举行的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近3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应用创新生态持续壮大、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2.1万亿元。目前,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标识注册总量已突破54亿,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设施已达4000多万台。

融合应用走深向实

“我国工业互联网经过3年起步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加速推进,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形成了战略引擎、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推进良性互动的局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刘多说。

大会还发布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基本实现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有力支撑了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并在融合应用方面不断走深向实。

一方面,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潜力逐步释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深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水平快速提升。评估显示,大型企业融合应用普及率为86.1%,中型企业融合应用普及率为68.7%,小型企业融合应用普及率为51.8%。大企业数字化基础较好,应用新模式效益明显,普及率高。中小企业基础较弱,投入成本高,普及率较低。

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持续活跃,各类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速落地,工业互联网+金融等特色应用模式加速成型,形成了驱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全新动力。

在参与评估的企业中,应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规模化定制4种新模式的占比分别为33.2%、26.8%、14.4%、8.7%。此外,其他应用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比如,5G+工业互联网形成了协同设计、仿真验证、辅助装配等八大典型应用场景,并由巡检、监控等外围环节向生产控制、质量检测等生产内部环节延伸。

从区域看,我国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等产业集聚区。同时,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更加紧密,产融结合、产教合作、国际合作热度持续提升,创新中心、示范园区、开源社区等生态载体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网络平台加速推进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快速推进,产业生态不断壮大,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说。

据刘多介绍,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网络建设与改造成效显著,支持能力不断加强。目前,企业外网建设持续加码,网络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高质量外网已覆盖全国374个地级行政区(或直辖市的下辖区),覆盖率达89.7%。企业内网改造加快部署,部分制造企业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成为改造新路径,已建在建项目超过800个。

同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以国家顶级节点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成效初显,“东西南北中”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上线运营60个二级节点,覆盖21个省、26个重点行业,接入企业节点超过3000个,标识注册总量突破54亿。东部地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节点建设领先全国。标识应用全面展开,探索出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种特色应用模式。

在平台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快速壮大,赋能能力不断增强。据统计,目前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70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垂直行业、专业领域、企业平台各具特点,优势互补,多层级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十大双跨平台平均连接设备数量达到80万套,平均工业APP数量超过3500个。平台接入工业设备空间广阔,目前连接工业设备数量占比不到20%,价值占比高达93%。

“要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网络基础,健全标识解析体系,增强平台发展硬实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应用,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企业。”肖亚庆说。

产业支撑显著增强

刘多表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生态加速完善,呈现出优势壮大、新兴领跑、短板追赶的差异化发展态势。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与产业发展稳中有进、逐级突破。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面向不同行业和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并加快成熟。

《报告》认为,工业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快速显现。一是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带动企业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二是促进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为2.13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9.9%。三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领域,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深挖内需潜力的关键领域。

调研也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仍面临一些痛点和难点,比如产业支撑能力应用不足;融合应用基础亟待夯实,存在不想用、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区域间、行业间、不同规模企业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普遍存在;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不强,资金、人员、数据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对此,要把促进一二三产业和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作为关键手段,推动工业互联网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要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能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制造领域成熟的应用模式向实体经济各领域拓展,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资源和能力共享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数字化转型。

“要加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肖亚庆表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确权、流转规则,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同时,深化在标准研制、技术验证、先导应用探索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黄 鑫)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

绿色能源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2025年泰安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8月临沂商城月价格总指数为102.47点,环比下跌0.03点
青岛生猪价格继续低位震荡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