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青岛即墨·甘肃文县:深化开展东西部协作 持续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孙春、记者殷晓旭报道  文县,位于甘肃南陲,坐落在甘、川、陕三省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北周明帝时封“文”置州,明洪武四年降州设县,史称文县。素有“陇上江南”“大熊猫故乡”美誉。

即墨,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濒黄海,南依崂山,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1989年撤县建市,2017年撤市设区。有“千年商都、泉海即墨”美誉。

2017年,即墨、文县两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战略部署,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将相隔千里的两座历史古城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地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积极主动加强对接,创新对口帮扶方式,推进全方位、深层次协作,助推文县2019年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2017-2020年,青岛市、即墨区及结对乡镇(街道)三级共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7955亿元;实施政府援助项目85个,项目涉及17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惠及贫困人口4.45万人;即墨共选派3名党政干部到文县挂职,选派23名医生、12名教师、8名农业科技人才到文县开展支医支教支农工作;即墨区相关街道、村庄、学校、医院、企业等与文县5个乡镇、71个贫困村、16所学校、5家医院结对帮扶;实现消费扶贫收入1.212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0659人;通过劳务奖补、技能培训和扶贫车间建设等方式帮助文县678人实现就近就业、实现到东部省份稳定就业贫困人口187人、到其他地区就业90人;通过积极推动“携手奔小康”“强企帮弱村”行动进程,累计落实社会帮扶资金2626.8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1350人。

2021年,即墨、文县两地认真贯彻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实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通过完善协作机制、加深结对帮扶、加大资金支持等方式,稳步推进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结对帮扶机制

按照“文县所需、即墨所能”,认真谋划即墨区、文县对口协作重点工作时间表、计划书、任务图,不断推动两地协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干。协作双方党政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均赴协作方就产业协作、文化旅游、人才交流、劳务服务、消费帮扶、结对帮扶、社会帮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接,双方开展高层对接活动3批40人次,召开高层联席会议3次,考察对接9批58人次,互访交流实现常态化制定印发《文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文县东西部协作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明确了目标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积极推动“携手奔小康”“强企帮弱村”行动进程,调整优化结对帮扶关系,进一步提高了脱贫攻坚的精准度与实效性。组织即墨区5个镇街、16所学校、5家医院、14个村庄、10家企业、5家社会组织先后与文县镇村、学校和医院结对,结对关系不断加深。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1年利用青岛市、即墨区东西部协作资金6635万元,用于产业和就业帮扶、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残疾人帮扶、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等方面。其中:产业帮扶3407.73万元、就业帮扶112.5万元、改善人居环境1498.6万元、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560万元、残疾人帮扶35万元、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1603.12万元(含产业帮扶581.95万元),有力助推了文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召开文县-即墨东西协作劳务输转洽谈会2次;线上线下举办招聘会10次,帮扶企业进场45家,提供岗位1980个;举办文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脱贫人口300人。通过提供岗位、就业培训、组织输转、帮助稳岗、就业奖补等方式,实现就近就业1172,到东部省份稳定就业126人、到其他地区就业76人。

借助“万吨甘货进山东”等系列活动,2021年6月组织文县优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参加青岛市2021年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达成合作意向10余个、意向订单金额20余万元;积极推进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建设,2021年9月在即墨古城举行陇南电商平台即墨配送中心揭牌仪式;通过青岛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企业、“832”平台等多渠道、多途径采购和帮助销售农畜牧产品、特色手工艺品6690万元。

持续加强区域协作,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围绕“十四五”期间帮扶建成“一县一园”的目标,结合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依托文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东部资源优势,谋划“精准+规模”、“片区+园区”的创新举措,确定在中寨镇建立文县纹党扶贫产业园区,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落实建设用地34.7亩,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用于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入驻,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大力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向乡村振兴就业工厂发展,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创业孵化车间”发展壮大形成“乡村振兴就业工厂”,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330万元,用于扶持奖补扶贫车间,2021年转型升级乡村就业帮扶车间44家、乡村就业工厂4家,推动县域内扶贫车间由以前的个体户加工、作坊式生产单一模式逐步向企业化、规范化运营方面发展,吸纳农户就近就地就业1075人。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两地人才资源优势,协调双方考察交流、洽谈合作,互访交流实现常态化。全面落实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和人才长期培训交流机制,文县向即墨区选派38名(教师29名、医生9名)专业技术人才赴即墨进行交流学习;即墨区向文县选派专业技术人才20名(教师3名、医生7名、科技人才5人、文旅人才1人、社会工作人才4人)开展支医支教等帮扶工作,输出颅脑CTA、腹腔镜手术、妇产科MR检查,腕关节及踝关节MR检查等技术8项,通过理论指导、现场培训等方式开展专业人才培训11期634人次,其中:教育人才179名、医疗人才455名。

围绕“百村振兴计划”,按照3-5年帮助打造5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目标,依托文县独特旅游文化资源和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重点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倾斜,按照同步推进、重点打造的原则,编制完善示范村建设规划,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603.12万元,用于天池镇白马村、尚德镇丰元山村、碧口镇磨河坝村、石鸡坝镇哈南村、梨坪镇玉坪村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打造,包括改善饮水、道路、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以及改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

绿色能源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2025年泰安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8月临沂商城月价格总指数为102.47点,环比下跌0.03点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