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扶贫促增收 百姓小康生活甜

中国发展网 记者安然、殷晓旭报道 “昔日七零八落的农田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一场大雪过后,“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成方连片的沃野银装素裹,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常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国时不时来到田间地头看看,期待着瑞雪兆丰年。

自从青岛胶河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常家庄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村里1313亩土地建成“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村里百姓的收入因产业扶贫不断增加。

“家里11亩地都参与了土地流转,一亩1000元一年就有一万多的收入,比自己种地划算。”常家庄村村民王培军说,他还在园区里干农活,一天能挣160元。“村里几十号人都在这打工,这个产业园让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的发展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造血式”产业扶贫的缩影。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兴业,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户参与的方式,探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个个贫困户、贫困村先后摘帽,退出贫困序列。

“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成功实施了产业扶贫2.0提升工程,也就是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园村一体化’模式。”区扶贫办主任王鹏介绍,依托扶贫龙头企业——青岛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省定贫困村六汪镇朱家沟村作为产业扶贫试点村,将村庄打造成扶贫产业园区,实现“村园合一”。

朱家沟村为园区建设提供优质土地资源,满足企业园区对土地的需求。企业园区的入驻,为村子注入了资金、资源和技术,盘活了村内经济,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在园区工作,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换,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左右,家门口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村里210亩地打包流转建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现在家家收租金,人人挣工资。”如今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集体年收入已达25万元,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进入园区工作。目前,“园村一体化”模式已在青岛西海岸新区13个贫困薄弱村得到推广,构建起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扶贫机制。

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30个省定贫困村,3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退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达标,稳定脱贫率达100%。贫困已成过去式,百姓们在小康路上越走越远,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9月17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济宁:9月上旬猪肉价格震荡走低,鸡蛋价格止跌回升
近期淄博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弱势运行态势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