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扶贫促增收 百姓小康生活甜

中国发展网 记者安然、殷晓旭报道 “昔日七零八落的农田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一场大雪过后,“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成方连片的沃野银装素裹,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常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国时不时来到田间地头看看,期待着瑞雪兆丰年。

自从青岛胶河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常家庄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村里1313亩土地建成“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村里百姓的收入因产业扶贫不断增加。

“家里11亩地都参与了土地流转,一亩1000元一年就有一万多的收入,比自己种地划算。”常家庄村村民王培军说,他还在园区里干农活,一天能挣160元。“村里几十号人都在这打工,这个产业园让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的发展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造血式”产业扶贫的缩影。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兴业,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户参与的方式,探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个个贫困户、贫困村先后摘帽,退出贫困序列。

“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成功实施了产业扶贫2.0提升工程,也就是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园村一体化’模式。”区扶贫办主任王鹏介绍,依托扶贫龙头企业——青岛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省定贫困村六汪镇朱家沟村作为产业扶贫试点村,将村庄打造成扶贫产业园区,实现“村园合一”。

朱家沟村为园区建设提供优质土地资源,满足企业园区对土地的需求。企业园区的入驻,为村子注入了资金、资源和技术,盘活了村内经济,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在园区工作,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换,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左右,家门口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村里210亩地打包流转建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现在家家收租金,人人挣工资。”如今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集体年收入已达25万元,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进入园区工作。目前,“园村一体化”模式已在青岛西海岸新区13个贫困薄弱村得到推广,构建起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扶贫机制。

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30个省定贫困村,3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退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达标,稳定脱贫率达100%。贫困已成过去式,百姓们在小康路上越走越远,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半年述职“亮”答卷,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改委运行局党支部开展“深学细悟八项规定 躬身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党课
破地域限制,优专家资源——济南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鄄城县发改局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被命名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

绿色能源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齐鲁粮油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十五五”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座谈会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烟台蓬莱:鸡蛋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7月第5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猪肉、鸡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山东蒙阴:7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3.71%
滨州市7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济宁:7月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
淄博价格指数运行分析(8-1)
青岛:本周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鸡蛋价格有所回升(7.26-8.1)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