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扶贫促增收 百姓小康生活甜

中国发展网 记者安然、殷晓旭报道 “昔日七零八落的农田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一场大雪过后,“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成方连片的沃野银装素裹,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常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国时不时来到田间地头看看,期待着瑞雪兆丰年。

自从青岛胶河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常家庄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村里1313亩土地建成“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村里百姓的收入因产业扶贫不断增加。

“家里11亩地都参与了土地流转,一亩1000元一年就有一万多的收入,比自己种地划算。”常家庄村村民王培军说,他还在园区里干农活,一天能挣160元。“村里几十号人都在这打工,这个产业园让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常回家”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的发展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造血式”产业扶贫的缩影。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兴业,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户参与的方式,探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个个贫困户、贫困村先后摘帽,退出贫困序列。

“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成功实施了产业扶贫2.0提升工程,也就是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园村一体化’模式。”区扶贫办主任王鹏介绍,依托扶贫龙头企业——青岛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省定贫困村六汪镇朱家沟村作为产业扶贫试点村,将村庄打造成扶贫产业园区,实现“村园合一”。

朱家沟村为园区建设提供优质土地资源,满足企业园区对土地的需求。企业园区的入驻,为村子注入了资金、资源和技术,盘活了村内经济,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在园区工作,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换,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左右,家门口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村里210亩地打包流转建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现在家家收租金,人人挣工资。”如今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集体年收入已达25万元,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进入园区工作。目前,“园村一体化”模式已在青岛西海岸新区13个贫困薄弱村得到推广,构建起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扶贫机制。

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30个省定贫困村,3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退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达标,稳定脱贫率达100%。贫困已成过去式,百姓们在小康路上越走越远,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服务赋能,潍坊潍城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边疆小城技工学校如何升格“高级”?山东援疆给出答案
鼓足精气神 干出新精彩——山东潍坊以“满格”状态奏响发展奋进强音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动能转换协调处党支部开展三级联动主题党日活动
潍坊临朐:绿色技术革新赋能 工业经济焕发新生机
政银企协同发力,潍坊潍城架起融资“高速桥”
3月份潍坊居民主要消费品市场价格小幅波动
泰安市泰山区发改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绿色能源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组团赴杭考察“低碳转型”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枣庄加强信息化运用,提升粮食购销监管效能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临沂商城价格指数环比分析 (4月10日—4月16日)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56期)
本周青岛部分粮食价格略有回落,生猪和蔬菜价格继续下跌(2025.4.12-4.18)
4月17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临沂: 蔬菜价格下降,猪肉价格上涨 (4.17)
临沂兰山区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蔬菜水果跌(4.7-4.14)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稳定,蔬菜价格总体下降(4月10日—4月17日)
4月16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