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威海232项措施打出青年发展“组合拳”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6月21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举办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论坛在济南开幕。作为该省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三个城市之一的威海市全力推进精致城市建设,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把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写入市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出台《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32项具体措施,打出青年发展“组合拳”,搭台赋能做优生态,引导广大青年创新创业在威海、安居乐业聚威海。
论坛现场,威海市委副书记孔凡萍作了题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为强省建设贡献威海力量”的发言,她表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是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聚焦招才引智,培育青年择业就业沃土。打牢青年就业基础,做大做强产业,依托七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87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73家外资企业,为青年提供充足就业岗位。目前已经吸纳海外人才1500多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6万余人,未来将形成更加明显的人才集聚效应。健全就业扶持政策,对来威稳定就业创业的本硕博毕业生连续3年每月发放1千至5千元生活补贴,累计发放津贴1.9亿元;提升青年职业技能,对国赛省赛获奖选手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完善就业配套服务,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67所高校建立“青鸟驿站”,在全市布局14处集免费住宿、岗位推荐于一体的“青年驿站”;改革大学生实习实践模式,2022年来威实习实践人数实现翻番,越来越多青年才俊涌入威海。
立足赋能增效,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增强创新创业动力,通过建设“1+4+N”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利用386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并投资50亿打造浅海科技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在城市中心打造国内最便捷海上试验场地,一系列举措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天地。优化创新创业模式,以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为媒介,让企业出资金、人才出技术,实现“创新创业”“招商引资”互融互促;创造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等引才模式,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一批青年创业项目落地。强化创新创业支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给创业者最高1千万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在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中增设青年专项,最高给予1百万资助,该市连续上榜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青年安居乐业环境。实施青年安居工程,建立租、购、补一体的安居体系,人才公寓向青年全面开放,探索推广首次入住免费,投资10亿元建设多处青年中心,让青年从容完成“一张床”到“一套房”的过渡。提升青年生活品质,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资源供给,布局一批咖啡馆、小剧场等时尚消费场所,打造80多处网红打卡地,培育10处以上夜间消费区,不断增强青年“获得感”。彰显青年社会责任,创建了60个“青春社区”,深化“社区好青年”选培,引导青年在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一线中当先锋、做表率,让青春在勇担使命中闪光。
下一步威海将认真学习领会本次论坛的精神内涵,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吸引青年、服务青年、成就青年的政策体系,努力让青年在威海实现青春价值、成就精彩人生。(文中图片供图均为共青团山东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