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沭:青云镇文旅产业拓宽增收之路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朝学、记者殷晓旭报道 以栗果为媒,以节会结缘,日前,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第三届板栗采摘节暨农产品展销会如期举办。充分展示临沭县及青云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成果,展现青云特色地域文化和板栗、地瓜、柳编等特色农业产业,把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及文化活动感受融于一体,让游客们在感受采摘之乐、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感受青云美丽乡村建设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板栗之乡的无穷魅力。
青云镇地处沭河上游的滨水河畔,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板栗种植。板栗园主要集中在境内沭河沿岸的河滩上,南北绵延15公里,多年栽培面积2万余亩,200余万株。最高年产量达500万公斤。有史记载,青云镇早在明朝隆庆年间就栽植板栗,至清朝中叶已连片成林,“遥而望之,萧萧森森,郁郁葱葱”。品种有毛栗、红栗、油栗等。其中油栗最佳,颗粒大,油光发亮,肉质松,味甘甜,糯性强,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之一。栗树最大胸径2米,最长树龄是云林观古唐栗,当地人称“千岁栗祖”。随着林业的发展,绵绵沭河 “金滩”成为花果飘香的海洋,更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地。
近年来,在上级旅游、农林、科技等部门的帮助指导下,青云镇先后引进了金丰、石丰、红栗、泰安薄壳、青毛软刺等十几个品种,进行嫁接栽植,河滩建成了国家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座落在沭河岸畔的沙窝村,以栽培板栗历史悠久而闻名,素有“墨林庄”之称。全村2000亩优质板栗园,所产板栗,经省市有关部门鉴定,单位亩产、株产、淀粉与糖分含量、出口量均居全省第一,被林业部命名为“全国林业生产千佳村”。栗子在沭河两岸作为一种象征吉祥的高级果品,渗入当地民俗之中。各级领导部门结合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充分利用基地干果资源,发展乡村“农家乐”,推出特色栗果采摘游,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
青云镇党委书记苗壮介绍,今年全镇按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推进板栗与文化、信息、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发展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乡土经济、乡村产业,达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旺,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紧密关联、高度依存带动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临沭县后花园风景区和 “柳编小镇”建设,继亿龙水上乐园开园后,共接待游客12.65万人次,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全镇杞柳、板栗、红薯特色产业总收入达3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