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幸福底色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赵诗影、记者高杨报道 “咱们村里的法律顾问又来啦,趁着晚上大家伙忙完农活凉快的空,在广场上给大家讲讲法律上的事!”晚上八点,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闫庙村支部书记宋健在村里大喇叭上就喊了起来。群众听到广播后纷纷来到了村里的法治广场。
“这多好,有法律上不明白的事儿及时咨询,邻里之间的小纠纷也能很快化解,大家都有了‘主心骨’。”闫庙村村民王守臣满意地竖起大拇指。
生了病要去医院看医生,那么有了法律问题该去哪里“医治”?白天农忙没时间咨询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鱼台县司法局借鉴医院的服务流程,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全县范围内推出“法律夜门诊”服务模式,以‘广场义诊’‘夜间坐诊’‘律师门诊’等形式,打破时空限制为群众提供更贴身更及时的法律服务,尽量满足群众的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目前,该局进村(社区)开展“法律夜门诊”30余场次。
现如今,鱼台县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为民服务的“小事”,正是这无数件“小事”构筑了鱼台群众的“大幸福”,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实效的缩影。
“大爷,咱们村现在实行垃圾分类,您拿的这个厨房垃圾要放到一般垃圾桶内,但是咱装垃圾的塑料袋得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说话的小伙子是清河镇巩庄村的包村干部谢柯。
“刚开始俺拿着垃圾都犯迷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俺也不知道放哪,多亏了这些‘桶长’给俺指导,慢慢地也就学会了。”葛大爷一边扔垃圾一边说。葛大爷口中的“桶长”正是清河镇通过整合村干部、美丽庭院专班工作人员、联户长力量推行的“桶长制”。据了解,清河镇对辖区内的各个垃圾桶进行分类包干,落实到户、责任到人。各守桶“桶长”负责及时、全面掌握辖区范围内垃圾分类情况,宣传并督促、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助力打好垃圾处置能力“升级战”。
鱼台县现已面向全县143个行政村进行推广垃圾分类,累计为群众发放垃圾桶23000多个,解决垃圾分类“小问题”是党史学习教育“学以致用”的大成果,把工作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逐渐实现“人人讲分类,户户会分类”,让城乡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鱼台县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筛选为民实事39件,相继开展了“服务百姓 健康行动”健康查体车村村到义诊活动,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整合基层资源,建设邻里中心,确定“7+X”创建目标,合理设置文体活动室、“四点半课堂”、日间照料室拓展功能,43个村基本建设完成,22个全面投入使用,真正把邻里中心建设成服务群众的有效阵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下乡”420场次,观众近21万余人次。举办“健康生活·幸福鱼台”全民舞动广场舞展演、戏曲荟萃汇演、唢呐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