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强为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春华、记者高杨报道 记者从12月12日召开的2020中国山东(德州)纺织服装科技创新大会暨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获悉,作为纺织大省,山东拥有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数量众多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十一五”以来,在全国纺织服装行业获得的四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有三项为山东企业获得,科技的自强自立为山东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据记者了解到,恒天海龙(潍坊)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项目荣获多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如意集团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康平纳集团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此期间,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还获得了10项左右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2012年以来,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还累计获得了中纺联“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9项、二等奖84项、三等奖74项,涉及70余家企业、10余家院校和多家行业科研机构,获奖总数占全国总数的1/4;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二等奖18项,位居全省工业系统领先地位。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全行业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8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近年来全行业先后有30多人分别荣获“全国优秀纺织企业家”、“全国优秀青年纺织企业家”和“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先后有300余人分别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全省纺织行业首席技师”、“齐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疫情发生后至今,据不完全统计,省协会先后召开了五十余场线上线下会议,给企业搞对接,在困难中抱团取暖,打造山东纺织服装企业命运共同体,协同发展,集成创新,重塑山东纺织服装行业新形象。”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刘建国表示,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将聚焦平台建设,打造创新体系,以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德州恒丰集团新型纱线及面料、济南圣泉石墨烯材料、威海光威碳纤维复合材料、山东路德高性能复合土工材料等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依托,在成立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山东省纺织行业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力争在高性能纤维材料、新型纱线面料、高端织造、智能绿色印染、先进时尚家纺服装等领域实现重大研发突破,解决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
另外,中国纺织行业大数据中心山东中心暨山东省纺织行业大数据中心也在会上正式揭牌,将以大数据为支撑,赋能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强链补链推动山东纺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中国纺织行业发展践行新定位、构建新格局贡献力量。